調伏五蓋

home01

【简体版】

開始前請合掌、三稱

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 sambuddhassa

(禮敬世尊 阿羅漢 正等正覺者)

原始佛法禪修的技巧,最主要在培養更高度的樂趣,再透過心在這種更高度的樂趣之中,怡然自得、安住、得定。佛陀在解釋「定力~三摩地(samādhi)」,跟其他的宗教是不太一樣的。其他宗教講的定力,主要是在講究好比說專注力的培養,如何透過唸誦咒語,觀想、繫心在身體的某個部分來達到定力。

但是,後代流行的佛教中的教法,包括大乘和南傳的禪修,幾乎已經完全不了解這個原始經典中的關鍵了。

佛陀所教的「定力」,是透過讓心能夠打開來,心能夠變得清新、歡喜。脫離開那些會產生負擔、壓力的活動方式,身體變得放鬆、安適。在這樣的身心條件之下,自然而然就能夠體會得到更高的樂趣。在這種更高的樂趣之中,心慢慢地祥和、安定。這樣的祥和、安定,直接能夠幫助我們,了解活動跟痛苦之間的關連。這就是佛法的「定力」,完全是與智慧、正知正念相結合的。

什麼是造成內心負擔的活動方式?如何具體地分別它們?以便得到初步的安詳、安樂的感覺?佛經裡提到「五蓋」,它會令我們的智慧變得薄弱,讓心變得沒有力量。

「欲愛蓋」

五蓋的第一個蓋叫「欲愛蓋」。一般人沒有很具體、雄厚的離欲經驗,一聽到「離欲」,會覺得那是痛苦的、無趣的、乏味的、不可欲求的。與其這麼想,不如採取一個技巧,例如在美國,當小孩到了一定的歲數要外出去讀書,父母親成了所謂的「空巢之鳥」。他們覺得人生到了這個地步,是非常值得慶祝的事情:總算把小煞神送出門了!夫妻會相約去吃大餐慶祝。他們之所以會那麼高興,是因為他們知道,跟小孩的分離是暫時的,以後還是有機會見面的。暫時把他送走,讓夫妻能夠度假、喘一口氣。

所以,一開始在面對欲愛蓋時,可以抱著同樣的心情:接下來不是要剝奪自己,不能吃好吃的東西、聽好聽的音樂。而是利用現在這個難得的機會,讓自己度假一下,讓內心能夠體會一下,不需要一直跟小煞神應招的輕鬆感。

為什麼欲蓋是負擔?

欲蓋是負擔,主要不是指欲帶來的樂受,而是其中的「渴望感」與「焦躁感」。當心追求快樂的方式是停留在欲的追求時,往往會令人會覺得很飢渴、很匱乏。在追逐的過程中,心神很容易會疲勞、渙散、不安定。因此,佛陀才會特別對「欲」做訶斥,而不是否定對樂的受用。

佛陀說,在整個修行的過程,目標應該要訂在:儘量充分地開發更高的快樂。用更善巧的快樂,來取代粗糙的快樂,而不是一味地講放下。在佛陀的教法裡,所有跟欲相關的快樂,都是相對不善巧的、幾乎沒有例外。所有跟禪那、跟色界禪有關的快樂,基本上都可以是善巧的。

「禪那」的快樂,簡單來講就是心脫離開飢渴、焦躁的感覺,不再透過暫時解除焦躁感,而獲得快樂。而是透過停止飢渴感、焦躁感,不再耗費那麼多的體力、心力,在欲愛的追逐和吞食的動作上,所以心變得輕鬆、清新。這時,敏感度會提昇,能夠覺察到:當心不仰賴外在的刺激,內在會有一種飽足跟寧靜的滋味。隨著愈去體會、品嘗、欣賞,這種滋味會愈獲得開發,這就是禪定主要的原理。

一個簡單的體驗離欲的方法,就是刻意地觀察和體會:心沒有欲求、沒有渴望、沒有焦躁感時,那種清涼的感覺。這種清涼的感覺,大部分的人都曾經有過,只是沒有將這樣的經驗當做一回事,沒有刻意地觀察、品嘗、開發。因為沒有刻意地開發,所以陷入無聊、不耐煩、疑惑等蓋障。這些蓋障會阻礙,且扼殺更高快樂的開發。

離欲愛蓋的靜坐練習

接下來簡單的練習,就是在針對如何品嘗心暫時脫離開負擔的輕鬆感?開始之前,請大家留意自己的坐姿。可以從頭到尾一直去調整坐姿。不要以為接下來的靜坐都不能動,動了就表示不夠好、意志力不夠強、不夠用功。

我們用功的方式是,儘量在心裡面常常提醒自己:現在該做的是什麼功課?念茲在茲,保持著和緩、穩健、持續性的動力。

坐姿基本的原則,可以自行去體會:什麼樣的坐姿,可以讓自己感覺到很端正警醒?哪一種坐姿,可以讓精神更好、更清新?讓鬥志更高昂?基本上,這樣的坐姿是不能駝背的,腰椎必須保持自然的弧度。不要等開始靜坐了,才保持高昂的鬥志。是一開始靜坐之前,就必須以高昂的鬥志進入狀況。

「我要為自己長遠的快樂而努力!」這是一個充滿樂趣的事情,就算現在可能還不是很有樂趣,只要這樣子做,一定能夠開發很高的樂趣,值得我非常認真地去做。調整坐姿讓身體感覺到更開放。這開放是很主觀的感覺,沒完全聽懂沒有關係,主觀地去品味。

怎麼樣的坐法,能夠讓內在能量的流動,比較不受到阻礙?需要的話,可以調調身體、移動一下肌肉。轉換一下身體不同部位的鬆緊度。試著把呼跟吸的能量,更均勻地帶到身體不同的部位。沒有絕對對的做法,所以不用擔心,不用覺得有壓力,覺得自己不懂、不會做。只要往這個方向在嘗試,就有好處。

怎麼樣的坐姿可以讓自己更放鬆、更輕鬆、更省力,沒有浪費多餘的力氣?能不能把上半身的重量,自然地擱置在腰椎天然的弧度(彈簧)上?上半身幾乎是不使力的,很放鬆、很舒暢。

靜坐時,尤其是初禪以前,不用害怕想事情。我們的目標不是不起念頭,而是要讓自己更安適。去尋伺有助安適的念頭。目標不必放在沒有念頭,而是要放在:念頭對安適感有沒有幫助?有幫助的念頭,可以那樣去想。沒有幫助的念頭,就不要去想。

可以問自己:怎麼做可以讓自己更警醒、更開放、更放鬆、更認真?這些就是有幫助的念頭。有幫助的想好比說:真好,不用擔心工作、子女,能夠為了自己而活。為了自己的幸福,以及長夜安樂而努力。屬於自己放假、度假的時間,不用疲於應對世俗幾近瘋狂的行為模式…,去體會這樣的輕鬆感。

精神比較容易不濟的朋友,可以試著把眼睛打開來。過程中需要開眼、閉眼、微開,可以隨時調整。不要讓身體變得硬梆梆的。把身體變得像棉花、像水母一樣,軟綿綿的,自然地隨著波浪起伏而飄動、調整。

允許、允許!充分地允許身體的膨脹跟收縮。不要把目標訂得太高了,只要現在注意著坐姿,嘗試著品嘗脫離開負擔,脫離開複雜行為的那種清新感,這樣的方向就是正確的。

面對外界的聲音,體會不用參與、不用那麼累地跟人打交道,這是一種輕鬆的事情。允許聲波的生、滅在身體裡造成的迴盪。不用花力氣去分析外在噪音的內容,不受到干擾是很輕鬆的事。如果當下的心是有欲、有渴望的,好比說想念小孩,試著釋放開這樣的緊,試著把這樣的包袱放下。提醒自己,在度假就好好地享受,暫時擱置這些東西才會值回票價,不會白走這一趟度假之行。

當下若有欲的蓋,就知道有欲的蓋。可以透過放鬆、換個角度想事情來調整。如果沒有欲蓋,就品味著沒有欲蓋的輕鬆和清新。透過比較和記憶,回想起之前有欲蓋的時候,那種急著解決欲望的飢渴、焦躁、騷動不安等,不舒服的感覺沒有了。當下的心在這之中釋放了、沒有負擔了。品嘗著這樣的樂趣。

一邊品嘗著樂趣,一邊用呼跟吸,作為貫穿這主題的背景。吸氣中,去品味知足、飽足、舒適感;呼氣中,去品味知足、飽足、舒適感。單純地享受著,沒有欲的負擔的快樂,是目前唯一要做的目標。好像事情做完了,閒來無事在山中,品嘗著美味的茶,世間的憂慮都被洗滌乾淨了。注意一下現在身心的滋味。心沒有負擔的時候,吸氣、有什麼樣舒服的感覺?心沒有負擔的時候,吐氣、身體會體會到什麼樣的樂趣?

「瞋恚蓋」

第二個蓋障叫「瞋恚蓋」。不耐煩、懊惱,想到某個人事物就覺得不舒服,都是屬於瞋恚蓋。留意一下,眼前的心,有沒有被瞋恚蓋所壓制著?有沒有在扛著這樣的擔子?不原諒、不耐煩、不高興、不滿意、對事情吹毛求疵,是一種疲勞的事,讓自己從中釋放出來,暫時地度假。如果有瞋恚蓋,就立刻去調整它、放下它。提醒自己,不要跟它為伍!不要參與其中!擱置它、不要追逐它、不要理會它,抽離。

如果當下沒有瞋恚蓋,去體會心脫離不耐煩而生的舒適感。只是單純、知足的愉快,不管這樣的愉快是多麼的微細都沒有關係。目標不在於要製造出很大的快樂,而在於不管多麼微薄的舒暢、清新,都很由衷、很認真地去品味它、欣賞它、珍惜它。不要害怕會變成執著。佛陀的教法裡,禪那的喜樂愈多愈好。如果沒有學會如何用這樣的快樂,來取代欲界的快樂,心就會繼續地去找垃圾吃。

如果感覺到:我怎麼做不到、怎麼做不好、怎麼不懂這個、怎麼沒有感覺、怎麼做得那麼爛…。記得,那就是瞋恚蓋。目標不是要做得多麼完美、多麼好,而是不管當下身心是什麼樣的狀態,都很有耐心、很知足地去感受它、品嘗它。這叫放下瞋恚蓋。

隨時有必要調整坐姿,看看是不是腰椎的幅度已經不見了,不見了就再找回來。小心翼翼地調整身體,讓這種滿足的感覺,更無礙地周遍全身。允許知足、滿足、簡單的喜樂,滋潤身體的不同部位。

「散亂蓋」

第三個蓋障叫「散亂蓋」。散亂不等於想事情,人是可以在沒有散亂的情況下想事情。不要誤以為只要起念頭就是散亂。散亂的意思是:坐立不安、想事情的方法亂哄哄的,它的特質是會破壞安定感。如果察覺到眼前有鬧哄哄、坐立不安,立刻做調整。發現散亂就擱置它,不要讓心去沾染它。

試著去品味內在的寧靜,而不是習慣性地把注意力放在瞬息萬變、令人疲於奔命的,沒有營養的資訊上。當覺知安住在內在的寧靜感時,去觀察、品味、欣賞那種紮實感、踏實感。具體地感覺:那種不需要複雜的東西,簡單之中得到的滿足感。記得整個過程,不要讓心變得硬梆梆。常常提醒自己,吸氣中,品味;吐氣中,品味。允許膨脹收縮的波浪,貫穿、滋潤自己的身心。

「昏沉蓋」

第四個蓋障叫做「昏沉蓋」。面對昏沉,不要去看它、不要去理會它,而是立刻去做調整的工作。好比說,去體會光明磊落的覺知,寂靜耀眼的覺知,那種清醒真好、充分覺知真好的愉悅感和清新感。感覺到身體之中豐沛的能量,可以伴隨著高昂的鬥志。憶念:「佛陀是天上人間無以倫比的老師,是天神與人類的卓絕導師。做為佛陀的弟子,再怎麼不濟也不會差到哪。在佛陀的法中訓練自己,世界上還有什麼比這更幸運的事情!」

用類似這樣的想鼓舞自己,讓自己充滿鬥志,感覺體內充滿正面的能量。去體會、珍惜、尊重這樣的正面能量。用光明、亮眼的覺知來感受,會發現:沒有昏沈的當下,有無窮的滋味。如果感覺這樣的想太複雜了、做不到,就簡單地練習:用什麼樣的呼吸,才能讓自己更清醒?吸氣,好像是貫穿身體的能量;吐氣,感覺得到覺知隱隱約約更亮眼,精神更飽滿。去留意呼吸的動作,帶給心神具體的撞擊力跟提昇力。

「疑蓋」

第五個蓋障叫做「疑蓋」。心裡有著不果決、沒有建設性的躊躇跟徬徨,對治的方法,必須要偷用Nike鞋廠的口號:“Just do it!”不要把時間精力,浪費在猶豫不決上,認真地做就是了。就算沒有做得非常好,肯去嘗試、去實驗,這樣就對了。很果敢、很決斷、很認真地去感受、品味、欣賞、珍惜,內在這種果敢的,充滿鬥志的決斷力的能量。

接下來的時間,可以很有系統地品味,什麼叫脫離開五蓋?或者,針對當下最困擾你的蓋障來練習。也可以從頭到尾一直調整坐姿,去感覺、品味單純地坐在這裡度假的滋味。每一口氣,都是獎勵自己的機會。這一口吸、這一口呼,獎勵自己,讓自己特別的安適、舒暢。不要硬把身體塞進制式的模式裡,只要有助於更瞭解、更放鬆、更舒適的動作,允許動作的發生。

把目標訂得很不切實際、太過苛求自己,很容易會有壓力的。只要發現做得不善巧,在內心裡調整、這樣就好了。不管眼前經歷到什麼樣的蓋障,觀察一下,目前遇到的挑戰跟不舒服,是哪一種蓋障產生的?是不耐煩、飢渴感、散亂、坐立不安?是昏昧、提不起能量,還是猶豫不決、想東想西?特別地去對治它。如果真的花錢出門度假,還要擔心交通、路況、住宿、同行去玩的人高不高興。而眼前這種快樂,是如此直接、省力。

這樣的練習,不是要求將心鎖死在一個地方。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繼續地開發,隨時隨地可以練習,在這個地方喘一口氣、緩和一下。品味一下心開、身體放鬆的滋味,品味一下暫時脫離開被五蓋催逼得團團轉的滋味。隨著在生活中累積這樣的經驗,一個人的氣質、人格性、活動的方式,自然而然會跟脫離五蓋的滋味相應,愈來愈能從中得到滿足感。生活自然而然變得單純,很容易就得到滿足、快樂,不需要花很多錢,不需要再去找尋複雜、新奇、耗費心神的刺激。

尋伺的技巧

在台灣某大學,一個四十幾人的禪修練習裡,曾告訴大家怎麼樣透過想事情、起念頭,讓自己的身心更舒適。禪修結束後,很多人說,從來沒有聽過靠想事情能夠讓身心安頓下來。一般人覺得一開始學靜坐,就是要去除念頭、讓心空掉。實際上,這樣做等於是把佛陀教的禪修技巧,一半以上都忽略掉了。原始經典上記載,有一半以上的禪修技巧,都是跟怎麼想事情、怎麼看待事情有關連的。佛陀的弟子可以在思惟佛法中,得到很大的禪悅,進入到色界禪。

平常應該想什麼樣的念頭,才能夠跟色界禪有更大的相應?基本上而言,感恩、知足、謙卑、慷慨、跟慈悲喜捨相應的念頭,都是好的。在日常生活中,常常培養樂趣,源源不絕地發現能夠讓心飽足的食物。這裡所講的「樂趣」,都是脫離開五蓋、不跟五蓋相應的。這樣的樂趣,根據佛陀所說,是無害、沒有副作用、是智者所不會訶責的。

佛經裡講,這樣的樂趣不會害人、害己,唯一的副作用就是:還要有動機、要耗力氣去維持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,可以常常利用這種正面取角,正面思考事情的方法,讓身心達到安樂的狀況。就像靜坐中,一直有念頭起來,可以利用念頭想一些有助當下修行的事情。

例如,佛教看起來很興盛,實際上佛陀真正的教法是非常衰微的。我們是少數的,在瞭解、在實踐佛陀真實的教法。在台灣有多少人能夠像我們這麼有福氣?這樣的機率簡直像中了樂透獎一樣,可用這樣的想事情的方法,來鼓舞自己。

離生喜樂

佛經有談到「離生喜樂」,初禪~因為遠離而得到喜樂,那個遠離的動作,有時候得靠「想」。以欲的蓋為例,假如一直在想著,禪修結束之後,我要趕快去吃某種食物,一想到那食物,我就飢腸轆轆、垂涎三尺、口水都要滴出來了…。一發現有這樣會破壞安定感、豐足感,會令你分心的蓋障,根據佛經教導,你可以去想過去曾經歷過的欲。

欲的特質很好玩,如果去想還沒有發生的欲,很容易會有飢渴感、會焦躁不安。如果是想過去曾經歷過的欲,例如,回憶起過去吃米糕的經驗跟過程,吃完一顆米糕大約要四、五分鐘,那快樂不是一直維持四、五分鐘,而是一直被打斷的。飢腸轆轆地吞下了第一口,迫不及待要吞第二口,好飢渴、一直動盪不安。每一個動盪不安將瞬間的樂磨滅了,吃完之後消化不良,身體覺得疲勞、沉重,多麼好的滋味,現在都是消退殆盡的。若能透過這樣的方法想事情,就很容易、或起碼暫時地把欲蓋揚棄、擱置在一邊,而不會因此而覺得匱乏。

missing out

一般人的欲會很強大,是因為感到「missing out」。就像小孩已經玩到不想玩、扔到牆角的玩具,忽然來了個小朋友,拿起那個玩具:哇嗚、這是什麼啊、我要玩!家裡的小孩看到,馬上把玩具搶回來說:不可以!又開始玩起來了。成人的世界也是如此。就像我們在這裡靜坐,聽到山坡下有一群年輕人在玩,心很容易就產生出憧憬來:哇~,那些都是年輕、充滿活力的…。裡面可能有著跟情欲結合的東西,也有可能是對一個程度消失了的青春的回憶。會覺得年輕時沒玩夠,聽到人家可以這樣地玩,覺得“I’m missing out.”。

這種“missing out”的感覺,就可以透過想來對應。例如,聽到那些年輕人在外面玩遊戲,我小時候也有去公園玩過。或者,想像我現在不想再靜坐、不想再聽佛法了,想去外面玩。你真的去了,看到那些遊樂設施,真的好玩嗎?當下最主要、最強烈的感覺,就是飢渴感。到了那個地方,發現提供給你的樂趣是很乏味的。所以,回憶過去曾經歷過的欲的世界,那些曾經讓你覺得轟轟烈烈的,實際上,不值得付出那麼大的代價,那麼疲勞地去維持它,這就是善用「想」。

初禪的「尋」

初禪的「尋」就是有「想念頭」的意涵。巴利文“vitakka ”最簡單的意思,就是想事情。「二禪語言休息」,意思是初禪還有在想事情,但是初禪跟一般人想事情的方法不一樣。一般人想事情,是被飢渴感、不安感所推逼著,是跟五蓋相應的想。這樣的想,除了帶來混亂和不安,還會提醒你想起其他擔憂的事。從這個擔憂,又會想起更多的事情,繼續再想、帶來更多的飢渴、擔憂跟衝擊,沒完沒了。

佛經有所謂的“papañca ”,中譯為「戲論」,英文的翻譯“mental proliferation” 比較傳神,指的是:一個因為飢渴感~五蓋產生的念頭,沒完沒了的擴散跟延續。大半天想下來,身心坐立不安,整天處在得、失、得、失、得、失…,整個人疲憊不堪。要保護自己的身心,不要被那樣的力道一直、一直衝擊著。每一次的目標,訂在很實際的地方。發現到身心有得失、坐立不安、跟五蓋相應的狀況產生,沒有關係、不用急,只要能做五秒鐘脫離的動作,那就是好的。

建立正向的自信心

當然不是做五秒鐘就夠了,而是先訂這樣的目標,緩一口氣、步調慢一點點。光是那五秒鐘,就表示正知正念到了一個地步了。面對這煩惱交煎、幾近瘋狂的人世間,還會記得要改變習性,那是很不容易的,要嘉獎自己、鼓勵自己。想像自己是可愛的、尊貴的、不同凡響的、是人中的龍鳳、人中的優波利華。這不是自我安慰、在騙自己。世界上少之又少的人能夠像我們這樣,抽空來練習覺醒,下定決心要改變生存以及內心運作的模式。不管日常生活中,你的自信心、自卑感的來源是什麼,要能夠從這樣的角度,建立起正向的自信心。

日前,一位年輕人談起:最近發生車禍,一隻手失去功能,除了行動不便,內分泌功能也失調、冒了滿臉的青春痘,感覺很痛苦、沒臉見人…。心理學發展上,年輕人特別在乎自己的顏面,特別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。大部分的年輕人,他們的自信心、自我的成就感,來自於同儕及同齡朋友的認可。在學校裡,如果能夠被同齡的朋友說:“You are so cool”那是最明顯、最直接的快感的來源。

面對覺得自己顏面已失的人,可以怎麼幫他?可以建議他,自信心有很多不同的來源,佛陀教導的自信心的來源,都是跟如何做一個更棒的人有關。不是比較錢財、外貌、名利以及世間的才華,而是比較:看~世間在瘋狂、在沉淪,可是我常常記得提醒自己,要覺醒、要用功,不一樣的。當然這還是有我慢,但它是一個必要的過程,佛陀教法的過程,都是先建立起一個良善健康的自我感,在這個基礎上再做進一步的超越。

同樣地,修行透過這樣的想,常常讓自己活在很豐足、很雄厚的自信心中。這樣的自信心的基本精神,類似孟子講的,富貴不能淫、威武不能屈、貧賤不能移…。面對境界,不亢、不卑、莊重、真誠,如實、不感覺任何欠缺。這種從修行中得來的自信心,力量是很強大的,比起世間的自信心更加可靠。世間的自信心,一個打擊、一個命運的變遷,自信心就瓦解。長得再怎麼漂亮,伴侶再怎麼愛你,會擔心自己會老、伴侶會變心,永遠都有比自己更年輕的。自信心若建立在容貌上,每一天都被得失心衝擊著、動盪不安。

自信心若建立在品德、操守,例如不講閒話、不講是非,朋友之間知道你是不講閒話,不講是非的人,會對你推心置腹。那樣的信心,跟一般的信心就是不一樣。這些品德還包括,只要有餘暇,樂於助人,樂於源源不絕地分享快樂與寧靜,給周遭有心接觸佛法的人。如果感覺這些都太遙遠,還可以再談、再找,佛法是永遠都有下手點。覺得自己特別笨、業力特別深、體質特別不好…,那都是疑蓋。沒有疑蓋很容易就是“I can do it”。永遠都有下手處、使力點。永遠在找使力點,永遠往正向看,還可以怎麼用功?就會一直處在這樣的能量之中。

讓能量精純化

接下來的時間裡,嘗試培養「精進」。不要把精進想成小時候讀書,被爸媽關在家裡,一出來玩、或偷看電視就被打的經驗。那樣的精進很痛苦。精進不意味著頭上要綁著「必勝」的頭巾。佛法的精進要配合正知正念,看當下用力的程度。看當下使用肌肉或使用心的方法,包括注意不同的事情,或想不同的事情時用力的程度。注意身體、注意呼吸用到多大的力氣,讓這個力氣很祥和、很持續地,源源不絕地像彈琴般。佛經裡常用彈琴來比喻精進,太快、太慢、太輕、太用力,只要一發現旋律不對就立刻調整。

同樣地,一天當中也可以這樣地觀察使力的程度。它有一個立即的回饋,當使力是恰到好處時,可以一直保持在安適的狀況。坐在這裡時,覺知使用肌肉有沒有多餘的用力?一直留意著,跟當下互動的使力的程度。就像彈琴般,目標是喜樂、安適、舒暢,讓你能夠更知足地跟內在的寧靜相處。

接下來的休息時間,大家可以嘗試著,不講閒話、不為閒聊而閒聊。若要講話,就討論禪修的技巧。鼓勵彼此,讓自己成為周遭的人可靠的朋友。做彼此的良友、善友,成為彼此正面影響力的能量,相互尊重、相互提攜。

(朱倍賢教授講於2014年台灣冬禪)

調伏五蓋語音檔(上)
調伏五蓋語音檔(下)
返回總目
文章目錄

對「調伏五蓋」的一則回應

迴響已關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