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覺支

home01

【简体版】

「七覺支」就是:念、擇法、精進、喜、輕安、定、捨。

佛陀說:如果培養起這七種內心的特質,將心朝向「依遠離、依離欲、依滅、向於捨」的方向,就是解脫法的內容。這就是「七覺支」在解脫法裡面的地位,瞭解其特質,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個別去培養它,是很重要的。

念覺支

念覺支的「念」和起念頭、想念頭的「念」,是不一樣意思的字。這裡的「念」特別是指:記得當前要做什麼事情,維繫著這樣的自我提醒的能力。好比說講話時,有時會忘記要講什麼,這就是失念。如果一直記得剛剛的主題是在講七覺支,一直維持在這個主題上,就是念的功夫。可想而知,「正念」是貫穿一個功課,讓一個動作有連續性。

接下來的練習,就是要觀察:呼吸是如何幫助身體放鬆?呼吸是如何給予身體能量?如果當下的心境是比較躁動、坐立不安,要特別強調透過呼吸安撫身體。如果是特別容易無聊、昏沈等等的,就要特別留意用呼吸給予身體能量、滋補。

在接下來的過程裡,去體會什麼叫做「念」?「念」的功能就是記得這個功課。當注意力跑到別的地方,你發現所採取的行動,已經跟當下的目標不符合了,就再把它帶回來,這就是「念」。而且,要嘗試維持這個「念」,不是等到忘掉了才記得。在還沒有忘掉時,你的精神和注意力要放在如何使力、用功,才能使得身心是很連貫性、念茲在茲地,貫注在眼前的功課。

【靜坐練習】

這個內心的特質,就好像肌肉一樣。

越使用它就越強壯,越懂得認清楚它,就越能夠個別地去面對它。

靜坐的過程,要面對很多的干擾和挑戰,包括:

外界的聲音,讓你忘掉眼前該做什麼?

有可能坐一坐就恍神了、發呆了、隨著白日夢跑了。

一開始坐的時候,心中就要保存正念。

記得現在的功課是:如何用呼吸這個動作,來幫助安撫身體?

或者是,用呼吸這個動作,來提供身體能量。

有可能兩三個小時用功下來,已經有點疲倦了、不耐煩了。

正念就是在幫助、提醒你:持之以恆。

繼續用恰當的技巧,去對治目前有可能面對的障礙。

假如你是一個喜歡挑戰的人,甚至可以看看:

能不能夠讓自己的正念,不要出現間斷?

念茲在茲、非常綿密、沒有空隙地,記得活在當下,觀察、調整呼吸。

一邊這樣做、一邊去認知和瞭解正念的功能。

當你的心有正念時,感覺如何?當你忘失正念時,有什麼效果?

練習跟正念做好朋友,好好地瞭解它。

好像在使用某一種肌肉一般,維持著它、憶持著它。

(請緩緩睜開眼睛)

在佛陀的教法裡,七覺支的功能是三個對三個,再多一個念覺支。其中的念覺支是越多越好,另外的三個對三個是看情形。三個是有提攜效應,三個有安撫效應,不管是做提攜或安撫都需要念,它只會幫助,所以越多越好。

擇法覺支

「擇法」簡單來講,就是懂得分別「對、不對」。懂得分別這是該去或不該去的方向, 知道取捨目前用功的方向是什麼。

像在練習放鬆身體,擇法的功能就是發現起了一個念頭:「星期一要上班,一下子一天半的假日馬上就沒有了…」。一想到這個,身體馬上就不舒服,有一點緊張僵硬的感覺。知道僵硬是不好、不善巧的,而輕安才是好的、善巧的,看到時就去調整,這就是擇法。

在做不同種的技巧時,有不同種的擇法。像在修慈心,發現內心對人有懷恨,有不能釋放的怨懟、惡意,希望對方不好。擇法就是:知道這是跟慈心相牴觸的,慈的特質是柔軟、溫和、祥和、祝福,是充滿善意和友善的。

每個動作發生時懂得取捨,好比說,注意力聽到聲音時有幾個選擇,其中一個是:他們在講什麼啊?怎麼這麼好玩,笑得那麼大聲?另外一個選擇是提醒自己,眼睛不一定要看著他們,可以試著閉起眼睛,把聲音當成是聲波,宛如空氣、風一樣,感受著那個音波。當下你就知道,比起前者、後者的選擇對自己的眼前是更好的,做這樣的選擇,就叫做「擇法」。

另一個比喻是,今天靜坐了幾個小時,走了快一個小時的路,已經開始有煩躁了,覺得時間怎麼過得那麼慢呢?希望趕快結束,就可以回家看電視、上網…。當發現這樣的狀況,知道這是一種散亂,也知道不散亂是什麼狀況,選擇不散亂,讓動作調往那個方向,這叫「擇法」。

需要「正念」才能夠「擇法」,如果不記得所聽過的佛法,就沒有辦法擇法。佛法強調「多聞、多聞」,不是要你多讀書,不是說學位修得越高、書讀得越多,就越容易得到解脫。而是,能不能「憶持不忘」重要的資訊?不要多花力氣去記得,或扛著沒有用的資訊。就像電腦軟體的空間,它是很寶貴的,要拿來放重要的、該記的東西。

所以,當你聽到這個技巧、記得它,在待會兒的練習中,知道遇到什麼樣的狀況和困難,知道怎麼樣調整;遇到好的狀況和順境,要怎麼昇華它,就是「念」加上「擇法」。

【靜坐練習】

當下要很清楚地做個選擇,是要脫離五蓋,不是要跟五蓋相處。

是要脫離飢渴感、不滿足感,幫助心通往不飢渴、滿足、知足。

心當下是要脫離開恚害心,吹毛求疵、記恨,

對環境、對人的抱怨,對自己的不滿足,覺得自己怎麼那麼糟、那麼笨…。

把心調往離開惡意,離開暴力,那樣的心境。

心是要離開粗暴、離開怨懟、離開埋怨、離開散亂,來通往到安定、整合的狀態。

心是要學會不跟昏沈相處,而是要跟明亮的覺知相處。

心不要跟猶豫不決相處,而是要跟果斷的、覺醒的、“Just do it!”,

這樣的態度相處。

接下來的練習,自己去觀察:什麼地方需要調整?要調往什麼方向?

覺得這樣太複雜,簡單的方法,就是從緊調到鬆,這也叫擇法。

從沒有能量調到有能量,感覺到身體內在豐沛的能量,這也叫擇法。

甚至當心很安靜了,知道不需要選擇、不需要評估了,

讓你不要選擇、不要評估,那也是擇法。

選擇不評估、不擇法,只是單純地安住

一直往單純安住的地方前進,那也叫擇法。

眼前的現象和狀態一直在改變,所以你對應的方法也要一直改變。

正在放鬆時,有可能新的緊張會產生;

你正在給予身體充沛的能量時,有可能某一部份的能量在流失。

不斷隨著新發現的狀況做調整,那叫擇法。

擇法的力道是提攜式,所以要很認真的。

裡面的技巧,就是很認真、很慎重的,

堅持地要往對的、往善的地方去,與善相處,不跟惡為伍。

擇~善~固~執~!

(請緩緩睜開眼睛)

在平常就要鍛鍊肌肉,遇到事情時,肌肉已經很強壯就可以應對了。甚至在這裡,你只是選擇繼續放鬆,選擇不做其他的事情,不被其他事情打擾、打斷,這也是「擇法」。

不要小看這個力量,如果持之以恆地做,你的人格特質會改變。你會發現苦在減少,應對苦的力量越來越強,也會越來越知苦。以前可能不覺得自己有在進步,可是,當遭遇到跟以前一樣的挑戰時,發現你回應的方式,跟以前不一樣了,它對你的干擾度也不一樣了。

精進覺支

「精進覺支」有幾層意思:一種是像瑜珈術講的熱能。“atappa”的字根和熱氣有關,意思是熱衷、充滿了鬥志和幹勁。另外一個意涵是“persistent”,意思是我可以跟你和慢慢耗,比你更有耐心、不讓步、持之以恆。佛經提供這兩個好像不一樣層面的意思,是希望我們能夠調整精進的力道,不要一成不變地,一直用一種精進的方法。

如果你整天像拼命三郎一般,很快就會覺得修行好累,三分鐘熱度。當然,有的時候發現當前的心境:堯舜是人、我也是人,堯舜做得到,我也能做得到。你是必須要用那樣的方法。有的時候,遇到眼前必須克服的障礙,好比說昏沈,試驗了好多方法,昏沈都不退。那個時候,要咬著牙根、豁出去了,使盡吃奶的力量跟它搏鬥。有時候修行得這個樣子。

大部分的時候,修行是和緩的,有的時候就是要懂得,用很剛強的方式來跟境界應對。尤其是自己在危險的時候,也就是快要做錯事情的時候。例如有機會偷東西,那時候精進的方法,就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做這種事情,管它多少錢!像曾經有綜藝節目問:「多少錢你就會偷了?一萬會不會?兩萬會不會?一百萬會不會?一千萬會不會?」我們的態度就是:管它是多少錢,就是不會做這樣的事情!這就是一種「精進」。

另外一種精進,就是綿綿密密地感覺你使力的方法。如果修得細膩一點,甚至會發現:看東西在用力,聽聲音在用力,觀察身心也在用力,注意力的使用法也在用力。從中看自己的用功,有沒有持之以恆?有沒有恰到好處?能否不要間斷?這裡面也有「念」的味道。

接下來的練習,可以兩個都嘗試,或者選一個你目前身心所需要的力道。其中的一種作法,就是刻意地帶著高昂的鬥志進入禪修。要用自己一輩子都沒有用過的認真的態度,“I will do my very best”,把能力發揮到百分之百。如果不是真的百分之百,也是朝著這樣的目標在努力。用這樣的方式來跟呼吸、跟身心相處。人生不會有多少次這樣的機會,可以不用工作、不用擔心家人,坐在此地,有一群好朋友,彼此祝福、互相支援、幫助你這樣修行。趕快利用這個機會,把你的能力發揮到淋漓盡致!

【靜坐練習】

這個時候若有餘力,開始去感受,這樣的認真所耗的力氣,

哪個部分的用力是需要的、是有幫助的?堅持著它!

哪個部分是沒有必要、是可以調整的,不用那麼僵硬。

在更放鬆,更省力的狀況之下,仍然保持這樣高度地投入,這樣高度地認真。

你甚至可以在這樣的練習中,體會到為什麼精進跟熱能有關?

為什麼會感覺身體內部有暖流產生?因為正面的能量跟意志力是相關連的。

運用這種全神貫注、認真投入的心態,讓全身被暖流保護著。

去體會精進的滋味,去揣摩,如何讓日常生活中不要忘記這個樣子?

常常記得提醒自己“Hold yourself”,投入、使力,在細膩的地方都在用功。

佛陀說,通往涅槃的舟車就是精進。

常常記得依止著精進、依止著這樣的正面能量。

人是有可能在醒著的時候,都是跟這樣的正面能量相處。

可以完全不陷入退墮、懈怠、恍神的狀態,心一直保持在這樣的狀況中。

你要懂得調整,要懂得閱讀,知道如何保持著這種正面的能量。

(請緩緩睜開眼睛)

喜覺支

這裡的歡喜,都是正面的喜。不是所有的喜都叫喜。例如:聽到台灣最近的毒豆腐皮、毒油事件,心裡想:「真好!從來都沒有用過那個牌子的食品,都是毒到別人家的小孩,我賺到了。」這就不是這裡講的喜。這裡的喜都是跟色界禪相應,不跟五蓋相應的。它包括:我們在修精進覺支的時候,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,其實用功的感覺蠻好的,感覺到很紮實、很踏實,感覺這樣人生才是活著,這就是「喜覺支」的一種。

很多國內外的有錢人,認為有錢就可以讓小孩子過他想要過的生活,小孩子就不用那麼辛苦。往往用這樣的方法教育出來的小孩,顛三倒四,做什麼都得不到快樂,再多的錢也買不到他要的那種滿足感。因為我們的心是需要戒律,需要一個框架跟用功的方向。如果給予心紀律、框架、努力的方向,感覺是好的。如果你在精進卻感覺不好,請調整精進的方法,懂得調整精進的方法,就是踏實的感覺。

這種踏實感,就是品味用功時的暖流、積極面,人變得很有精神,這就是「喜」。不只是如此而已,還有很多不同種的喜, 生活中,越能夠多層面地去體會喜,對人格完整的發展越好。包括:像早上醒來就有喜,有知覺了、能夠覺知, 跟覺知相處在一起,是多麼美好的事情。心不是在昏沈、睡眠的狀態,而是在清醒的狀態。清醒中有清新的滋味,這個也叫做「喜」。

「喜」也可以包括,在呼吸的每一口氣息中,刻意地想像讓心變得更開、更遼闊、更不被任何的煩惱所侷限,或綁死在一個地方。打開、遼闊、捨離開重擔的滋味,就叫做「喜」。喜是可以很容易就獲得,不是很難或者一般人以為的神秘、特別的東西。喜也包括:做個善人、培養善的德行。想到自己這樣地用功,心理有欣慰感,就像是看到自己的小孩是個乖小孩一樣,用同樣的心來看自己。不是只有看自己的小孩很乖,讀書那麼用功,對人那麼有禮貌,對朋友慷慨、有幫助…。其實,也要這樣看待自己。

盡量讓自己有機會看自己很滿意,如果不常有機會讓自己變成一個很好的人,就很難透過這樣的取角得到喜。如果沒有這樣的喜,人生有很大一環的樂趣會被剝奪了。這是一個很重要的,滋潤內心的方法。還有其他的喜,包括透過「慈、悲」由衷地流露出善意來,希望自己快樂,希望所有人快樂,由衷地祝福。

這是非常重要的,但是在當今的南傳禪法是被忽略的。在禪修時,如果體驗到喜或樂,去跟禪修老師講:遇到這種情形怎麼辦?那老師回答:不要執著它、繼續觀、不要去理會它。實際上,佛陀的教法不是這樣,而是要懂得開展、讓它茁壯,讓心更容易跟不同種健康的喜相互輝映。

輝映的感覺,就好像是呼吸時,特別在安撫自己的身體一樣:「讓我來滋潤、照顧你。」所以,身體的細胞會很高興,會張開嘴巴笑。「真好!我們是被愛的,是有被照顧的,你沒有忽略我們。」傳遞這樣的善意給身體,用這樣的方法呼吸,身體的毛細孔會打開來。「耶!爸媽是愛我們的,我們不是孤兒。」就在這樣溫暖的微風中笑開懷,在歡樂中顫抖著。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角度來體會它、培養它。

我們做一下實驗,用剛剛講的方法,把你相應的方法實驗看看。不要求多,目標不是要故意製造出多麼大的喜。喜有個先決條件:必須要懂得在單純之中知足,這樣才容易有喜。如果說:「我都沒有什麼喜呀!修行好爛喔!體會不到什麼喜啊!」就已經在破壞喜了。即使只有一點點喜,也要珍惜它、欣賞它,知道它是美好的事情。讓身心浸淫在這樣的狀況,是有增長作用的。所以佛陀說:不要畏懼健康的喜樂。

【靜坐練習】

再次提醒大家,做的方法,可以是保持剛剛在學習精進時的衝勁和熱能。那種認真,對事情不掉以輕心,相信你認真地做事,對於長遠是好的,就算是小事,你都是認真、用心。保持這樣去品味,去欣賞認真的紮實感,去品味、去欣賞對自己的慶幸。

「我是一個值得被救度的人!」不要忽略了因果的長夜安樂。要認真地照顧自己、愛護自己,為自己長遠的幸福快樂而努力。保持這種自珍、自重、自愛,就是有喜的滋味了。去品嚐它、認識它,讓心能夠更燦爛地浸淫在喜的滋味裡面。

雖然這是一個簡單的心念:我在此刻,是有能力原諒所有曾經傷害過我的人。甚至做到不記恨,完全釋懷。雖然不是永遠,只是當前在這裡靜坐時,能夠做到這一點,真好!真是不簡單!真是了不起的心量!

「喜」也可以來自一個虔誠的宗教的情緒,好比說,想到我們所依止、所修學的傳承,是個尊貴、偉大、光耀的傳承。祖師爺們,個個都是大解脫者,個個都是人中的龍鳳。在這樣的傳承裡面用功,是多麼值得慶幸感恩的事情!留意「喜」具體的滋味,具體的觸感。不需要很激烈,甚至只是心感覺到更開放了一些,甚至只是感覺到暖流的流竄,精神更鼓舞。這都是喜,都是值得去開發、去品味的。(請緩緩張開眼睛)

輕安覺支

「輕安」有時翻譯成「猗息」。簡單來說,就是類似放鬆、省力、身體變輕了,這樣的一個特質。身體變輕了,不是指體重變輕了,而是指因為扛的擔子減少了,所以感覺上好像身體變輕、放鬆、舒緩,這樣的滋味。同樣地,這是可以透過很多不同的角度來開發跟品味。

好比說:如果今天這樣的練習,讓你靜坐有一點點的心得,以後你更有信心。知道,即使在一個簡單的環境裡,在一個對社會、對這個大環境很少負擔的狀況之下,我也是可以很好、很安適的。感覺我對世間的要求,我給世間或者其他人的負擔,是不會那麼沈重的。這都是「輕安」的心情。

另外一個更簡單的,就是身體放鬆的感覺,以及你對它的深化。去看到為什麼在日常生活裡,一天下來往往會很疲勞?因為你不知不覺、隱隱約約,都扛著一些重擔在身上。例如憂慮感、恐懼感等等的。事實上不用扛著這些東西,放下它們不會有壞處的。一般人習慣性緊張時,就會抓著東西,好像要溺水的人,覺得要抓著東西才不會溺水。可是,放不開這種煩惱和重擔,對你一點好處都沒有。所以要習慣性地,一發現這是一個重擔,這是沒有必要的東西,想都不用想,毫不猶豫地像壯士一去不復返般,瞬間割捨。完全沒有留戀、猶豫,這樣的一個心態。

不是做到這樣就好了,還要繼續這樣做。有可能接下來,又有新的負擔,又被你抓起來了。因為身心一直有新的受產生,新的苦受、不舒服感產生,你馬上又對應著它,馬上聯想到其他的。然後那樣的緊繃,跟它抵抗的模式,又被你一直扛著。同樣地隨時調整,隨時發現、隨時放下,隨時讓自己的身體保持在很省力、很節省能源的狀況,實驗看看。

【靜坐練習】

眼前,什麼樣的坐姿是最省力的?再怎麼省力的坐姿,隱隱約約還是有用力的,因為你必須跟地心引力,做一種抗衡。所以,留意一下,就會發現到:你的脖子扛著你的頭,隱隱約約地在使力。肩膀在承擔著脖子和頭,隱隱約約在使力。身體平衡感的維持,隱隱約約在使力。

在這裡面去品味,怎麼樣能夠節省能源?節省能源的目標,不是覺知降低。要做到節省能源,敏感度必須要增加,你才知道,現在有哪些地方在浪費能源。

勇於去突破,意思就是說,我們有很多習慣性扛在身體內在的緊,因為太習慣了,所以沒有覺察到它。在做這個練習時,尤其是剛開始,盡量去探索,盡量跳脫開過去舊框框的思惟方式。

去找尋,去看,不斷去調整,把放鬆、放下重擔當作是一個正在進行的方式。不斷進行,不斷調整,一直都有探索的空間,這樣的功課來進行。

如果有輕安的滋味,就要去探索,如何能夠讓輕安更茁壯、更深化?

根基已經成熟的人,光是聽到:重擔是不用從這兒扛到那兒,就可以開悟了。所有的我執,其中的一個意涵,都是以為有一個承擔重擔者。看到重擔的同時,就是看到它的滅。

不管多重的東西,它都不是擔,只有當你去扛它時,它才是擔。要能夠學會,不要追著它跑,不要沒事找事地去把它扛起來。知道,就有延續的可能性。

不一定要想說,這一秒鐘一定要比下一秒鐘更輕安,下一秒鐘又要更輕安。如果有這樣的想法,會有期盼心,就會變得不輕安。它就是會變,有時候會比較那樣,有時候會比較這樣。

反而是,你就是允許那樣的狀態發生,不管是什麼程度的輕安,你只能一直學習,如何放下沒有必要的負擔?這是比較善巧的一個取角,這樣就好了。

(請慢慢睜開眼睛)

定覺支

七覺支裡的特質和內容,都有其多元性,有很多不同的取角,這一點在森林傳承裡是很重要的。不要把技巧使用得僵化了,要懂得尊重你現在的需要,懂得尊重你特殊的身心條件,開展出適合自己的取角。這種實驗就是要懂得觀察,懂得看到你使用的技巧,所得到的效果是什麼?透過這樣的回饋,再調整自己的技巧。看產生的效果會不會更好?會不會更省力、更有效率、更有利等等的。

「定覺支」顧名思義,是指身心的安穩度,是不被干擾的力量。對於眼前的工作,投注的專注力、清純度,裡面有「身心統攝」的意涵。所謂的「身心統攝」是指,因為你是如此認真,如此貼近地在觀察呼吸。所以感覺你的心跟呼吸、跟身體的距離,好像減少了,變成是很融通、很統攝的個體,這些都是屬於「定」的特質。

有很多不同種的方法可以達成「定」,其中的一個方式是透過前面幾個覺支的幫助。好比說,你的念覺支能夠越細膩,讓你的心能夠安置在它預選的範圍內。越安穩地待在這個範圍裡越久,慢慢的定力就會越熟練。也可以透過喜跟輕安,喜跟輕安做得越熟練,就越容易讓心有個落腳、安住的地方,越樂意待在那個地方。這個邏輯是非常重要的。

舉個例子:像美國有很多蜂鳥,喜歡蜂鳥的人就在住屋的附近,種植蜂鳥喜歡的植物來吸引牠們。像鮮豔的花尤其是紅色的,花朵特別深像喇叭形狀的,對蜂鳥來講蜜特別多。當你製造出那樣的環境,不用關著牠們,牠們自然而然一天到晚在那樣的環境耽留著。

同樣地,我們的目標是訂在:讓身體內在的寧靜感,比起外界膚淺的刺激更有吸引力,可以給你更大的滿足。那麼,不管身在何處,在做什麼事情,自然而然地,你很容易就感覺定力都伴隨著你,不會退失。你也會有足夠的智慧知道,有哪些場合你無法維持定力,你會懂得避開它。

也就是說,這裡面有擇法的味道。知道哪些場合你可以繼續用功,跟什麼樣的人相處在一起你會進步,跟什麼樣的人相處在一起你會被拖下水。當舒適感做得好時,心在回縮的力量就會很精準。而且會在寂靜感中,維持很久的時間,不會太受外界的干擾。

「不受干擾」是定覺支很重要的一個特質。或者你感覺到心和呼吸很貼近,距離很少,綿綿密密的。或者,呼吸是伴隨著整個覺知的範疇。不管覺知到什麼,眼睛看、耳朵聽,有著呼吸,或者寧靜感在裡面,這就是「定力」。

不要把色界禪想像成很困難,要自在、掌握它是很不容易。可是有「正知正念」,有一個好的人引領,要體會它應該是不難的事情。「初禪」最低的標準就是:能否脫離開對五欲飢渴、焦躁的狀況?這裡面有清新,在這樣的清新中統攝、安穩、落腳,經典的解釋就是這樣。

可是話說回來,不要去跟人家講說自己是證得幾禪。這些都只是佛法裡內心的活動方式,就是要用功的地方而已,根本沒什麼了不起。要像我們之前的用功方式,去看:是什麼力量打亂了色界禪的狀況?一定是五蓋裡面,其中的一個力量。實際上,要能夠做到一整天在清醒時,大部分都處在跟色界禪相應的狀況,不難,尤其是認真的人。我們現在來做這樣的練習。

【靜坐練習】

同樣的,用念頭來導引自己的心。問自己:怎麼樣才能夠更接近呼吸?怎麼樣才能夠跟呼吸做更好的朋友?

這個呼吸,是整個身體都感覺得到它的活動。這個呼吸是指:如果有人問你:「你現在好嗎?」你可以回答:「我現在感覺蠻安定的,心裡面感覺蠻寂靜的。」指的是你全身的,整個的覺知範圍的境界,都是這個樣子。

像剛剛同修所說的:讓肌肉裡面的騷動感休息、平息,這都是一種定力。所以,你感覺身體很安靜,心裡也很安靜。心很樂於安住在這樣的安靜。

境界不斷在改變,聲音在改變,觸感在改變,可是你的心,像是一面不動的鏡子一樣。感覺~知道改變,可是身心是凝定不動的。並沒有因為境界的改變,而使得自己受到波及。就在這樣的心境之中,繼續的用功。

(請緩緩睜開眼睛)

捨覺支

「捨」就是心覺知到不同的境界,尤其是舒適的感覺、不舒適的感覺、中性的感覺,能夠放下無謂的反應,能夠包容,允許這些現象發生,就叫做「捨」。「捨」有一種:任由覺知到的現象生跟滅,不盲目地跟著起舞,不盲目地對它起反應。在定的基礎上,去體會什麼叫做「捨」。

前面舉的鏡子的比喻,在這裡也是有用的。鏡子能夠反射、照映萬物,它本身對於萬物是沒有取捨的。沒有說照著這隻黑狗我就喜歡牠,黃狗我就不喜歡牠。這裡面有一種:不管發生什麼現象,內心對它歸順、接納。發生的那一瞬間,你覺察到的那一瞬間,心已經放下它。

這裡面沒有滯留,沒有因為聽到一個聲音,注意力就一直徘徊在剛剛發生的聲音裡面。而是讓已經發生的,徹底地磨滅、不留痕跡。允許正在發生的事情,還沒發生的也沒有期盼、沒有排斥、不迎不拒。透明、開通,在接納著、知道著正在發生。允許這些正在發生的現象,充分地穿透自己,沒有給它阻礙和滯留,沒有要把它留著,也沒有要把它推開。

舒服的感覺,空洞開明地接納,不舒服的感覺,也是空洞開明地接納,不苦不樂的感覺,也是空洞開明地接納。去留意一下,你的心在跟這些境界觸碰的時候,有沒有多餘的歡迎、抵抗跟排斥?有沒有刻意地要去擁抱什麼?有沒有刻意地要在什麼之中滯留?有沒有刻意地,要把什麼推開來、趕跑等等的干擾。放下這些多餘的動作,叫做「平捨」。

留意一下,假設現在心裡面是不耐煩,它是怎麼產生的呢?就是身體先有不舒服的觸感,你在對那個觸感抵抗,在用力地跟它反應,那個叫做不耐煩,叫做「坐立不安」。

能不能用捨的力量,就算是不舒適的觸感,也是平捨地接納?留意一下,應對這個觸感的模式裡,是否有多餘的動作?哪些動作是更調柔、更接納?把這個發生的現象,更乾淨地穿透,而不是不乾不淨、拖泥帶水的。

什麼現象都是這個樣子的,當你發現時、它已經在變質了。只要你沒有再跟它牽扯上關係,就已經不是問題了,因為剛剛發生的現象,已經是過了的現象。卻還在跟它糾纏不清,回過頭來,去把它扛起來,就變成是問題了。

「捨」的另外一個意思就是:你知道,本來真的是沒有問題的,都是自找的。你是有選擇權利的,是你讓那個問題變成問題。

(請緩緩睜開眼睛)

問答

問:平捨的「捨」和三依一向的「捨」,之間最大的差異在哪裡?

答:三依一向的「捨」是完全徹底清淨,平捨的「捨」再怎麼修都還是一種世間法、架構法,一種活動方式。透過一系列的練習,心安靜下來之後,對細膩的反應就很容易看得到、感覺得到。就會看得到,好比說自我的執著是怎麼產生的?從一個角度來講(這不是唯一的角度),沒有平捨的時候,你的心對於一個舒適的境界會想要維持。「想要維持」就是有一個人把它背起來、要保有它,這就是一種「我執」的形成。對於不舒服的境界,要把它推開來、逃跑。所謂的「自我感」,是透過這些活動在產生的。去留意,就會看到自我感的動作,都是對於「苦受、樂受、捨受」在反應的動作。

問:平常在用功的時候,七覺支要怎麼運用?有次第嗎?

答:佛法的系統很好玩,環節裡面有環節,可以從不同的層面來理解它。從一個層面來講,七覺支的次第,頭三個:念、擇法、精進,等於「四念住」。「四念住」就是需要有這三個特質。

什麼叫做「禪那」?就是修四念住,修到心可以暫時不需要透過欲的樂來汲取滿足感。心能夠如此融入於四念住的功課,能夠體會到什麼是喜?什麼是樂?什麼是平捨?這就叫「禪那」。

「禪那」主要的內容,都是跟四念住的內容有關的活動,而不是說心如何地鎖在一個地方。同樣的,看七覺支的排列順序,頭三個是四念住的內容,接下來是喜、輕安、定、捨,跟四禪的前進方向是一樣的。

「禪那」發展的方向:先懂得透過四念住的技巧,來瞭解心、調整心、釋放心。在調整、釋放的過程,有時候會體驗到「喜」,那是比較低的禪那。接下來會體到以「樂」為主軸的經驗,那是中等的禪那,最高的禪那是四禪,它的特質就是「平捨」。

所以七覺支可以是有次第的,以四念住入禪那,然後不斷地昇華禪那,那就是七覺支。

在另外一方面,也可以不從次第的角度來理解七覺支。像剛剛講的,七覺支裡的「精進、喜、擇法」是「提攜」的,是屬於比較有衝勁的。在禪坐時,若遇到的挑戰和困難是:低沈、缺少能量、無聊、昏沈…等等,可以特別用這三個覺支,再加上念覺支來對治它。

另外三個:「輕安、定、捨」是屬於「安撫」性質的。最好把七覺支背下來,那是有好處的。在日常生活中,可以常常提醒自己:這個時候可以用什麼工具?這工具的用法是什麼?

所以,「七覺支」可以是不同場合用不同的東西,也可以是有次第性的。

問:靜坐時如何收放自如?

答:佛經裡形容,佛陀的大弟子們修色界禪時,有的時候忽然遇到外在的刺激,他做的功課就是,要從原本很深的定力抽離開來。心是變化多端的,所以應對的方法,可以是靈巧的。有很多不同的作法,可以去開發。

在此提醒大家:在禪修的場合,聽到其他人的分享時,很容易會覺得,他怎麼那麼厲害?我怎麼都沒有?要曉得:喜和樂是很主觀的(open-ended),是可深可淺的,它不是有一個既定的量。不要以為,一定要嚐到什麼樣的滋味才是對的。只要有在往那個方向,在做心行這方面的用功,在調柔心,就是在用功了。很有可能你喜跟樂的強度比不過人家,可是解脫的程度更高,那是完全有可能的。

要知道這些都只是工具而已,不要以傳統的方式,將它變成是一個比較的項目。重點在於:你如何用它,那個「用的過程」。而不是在於你得到了多玄奇的經驗。

問:七覺支要導向三依一向,否則還是世間法,是否七覺支有細膩和粗糙之分?

答:其實也不必一定要講成細膩不細膩,只是它帶的方向不一樣。並不一定是要比較細膩,才能夠修出世間法。一般人以為出世間法是多麼細膩,其實那都不是很有用的想法。禪修時不要習慣性地「鑽」,也就是聽到人家在講,好像很高深的境界,就覺得一定是我的心還不夠細,要鑽到裡頭去看得更仔細。那樣的修行就不是很自然了。實際上,裡面所要使用的力道都沒有超乎常人的。唯一的要求是這個人的「基本功夫」有沒有做好?好比說,有沒有慚愧心?做為一個人類,光是要有慚愧心就很不容易了。有很多人連道歉的能力都沒有,活著的世界,完全放在證明自己是對的,證明自己是比人家更強的。他的目標不是放在:如何讓自己更清淨?如何找出自己的盲點?讓自己更徹底地離苦?大部分的人要的不是這個。

當你具備了這些基本的條件:基本的波羅蜜,基本、健康的心理世界時,唯一需要的就是「正見」,就是正確的資訊。這些東西我們都可以有的,出世間法是不困難的。

比較細膩的七覺支是「方向」的問題,要帶到什麼方向呢?就是去檢查:執著會造成苦。「依遠離、依離欲、依滅、向於捨」,是唯一通達離苦的方向。

三依一向:依遠離、依離欲、依滅、向於捨

「依遠離」就是能夠看到不同程度的執著,帶來不同程度的負擔。為了要從那個程度的負擔釋放出來,要能夠看到「那是負擔」,心嚮往沒有負擔的自由,這就是「遠離」。

就像是在座的諸位,如果在今天這樣的環境裡面能夠得到喜樂,就算只是一絲一毫,那也是一種遠離。能夠體會得到遠離塵囂,注意力不是放在:怎麼比人家強?怎麼去累積?…等等很焦躁、憂惱的狀態。而是學會如何用更省力的方法,得到更高程度的滿足感,這就是「遠離」。我們今天坐了那麼久的時間,光是能夠待在安靜的房間靜靜的坐著,就是一種「遠離」。

「離欲」就是去看到痛苦的來源是來自於飢渴感。為什麼那麼用力地在抓東西?那麼用力要把東西扛起來?就是沒有化解的飢渴。把七覺支培養起來,導引的方向是幫助你看到那些讓你飢渴的東西。粗的飢渴,就是迷戀在某一種感覺裡面。比較深細一點的飢渴,是迷戀於:五蘊的狀態、身體的安適、感受能夠帶來的刺激,能夠想、分析,能夠在不同種的意境之中得到滋味。迷戀於「能、所、我能覺知」等功能,迷戀於吃不同種汲取快樂的手段。這就是佛教講的「食」(āhāra)。

「食」就是我們的心一直在動,在境界中一直要做什麼事情。就像榨果汁一樣,遇到境界會想辦法從中榨出什麼快樂來。能夠看到只要心還需要養分,還需要依靠食物,還需要透過這種進食的過程,來得到滿足感,它就不安穩,就會有好多好多沒完沒了的問題。

「滅」是指任何一種境況,當你不再扛起、不再參與其中,就在「當處」它自己就瓦解了。好比說,很在乎別人怎麼看我們,很在乎自己的面子。當你看到:這面子給我們的滿足感,是到什麼程度?我們要依靠面子的壓力有多大?這裡面有多少的過患?使得你對於面子這種東西,有一種距離感,不再百分之百地參與其中。

以前只要是碰到面子的,就豁出去拼命了,是百分之百參與其中。修行之後還是在乎面子,但是,只有百分之三十參與其中。只有百分之三十,就不會那麼容易地跟隨面子而起伏了。那就是那個程度的「滅」。能夠百分之三十地參與,就表示百分之七十來自於面子的苦就消失掉了。那就叫做「滅」。最終,心不需要依附自我感的那種「滅」,是徹底的、自由的滋味,沒有需要落腳,沒有需要非如何不可。

「向於捨」就是修行不管在什麼關鍵,目標都是:能夠放下什麼程度的執著?裡面是否還有多餘的用力?整個大原則就是這樣。所以,把七覺支帶到「依遠離、依離欲、依滅、向於捨」的方向,就可以通往出世間法。

不再參與,就是全然的放下。只要還沒有證得阿羅漢,都有一個程度的參與。參與的方式就是:「我是在這裡面,這是我的,我是這樣的狀態。」不用透過言語,直覺上就是這樣的感覺。

【問答】

問:面對喜歡美食的人,如何談厭離?

答:我的建議是不要跟他說:以後都不要執著美食了!一般而言,如果那是他很在乎的,他可能會覺得修行是非常痛苦的事情。可以提醒他:要暫時放假。斷食就好像是暫時放假。一開始是很在乎美食的滋味,可是偶而也去體會一下身體少吃東西、沒有吃東西,減少負擔的舒適感。

問:靜坐時,一個不好的念頭進來,這時要用擇法,還是要用平捨來面對?

答:這是一個很好問題,什麼時候該用什麼工具?根據佛陀的講法,基本上就連在修平捨時,也可以是有在擇法。有的時候,最好的回應的方式就是平捨,也就是不要給它過多的分別。有一些場合,你必須要懂得很清楚地去分別。要怎麼知道什麼時候該用什麼呢?簡單來講,就是當你的活動「無法改變事情」時,就選擇「平捨」。當你的活動「還有改善的空間」,那就是用「擇法」。好比說,小孩子發燒、哭叫了,那時候用平捨就糟糕了。社福局的人就會把小孩子帶走,因為你實在不是很好的家長。

小孩子在哭鬧,你必須要有對應的方式:這是什麼問題?有沒有得立刻解決的危機?什麼是善巧的?如果是已經沒有選擇了,好比說有人跟你講:「我的小孩得了癌症,什麼都治不了,剩一個星期可以活。」這時候怎麼辦呢?就是選擇平捨。同樣地,平常在動作的調整上就是看:這裡面有沒有可以改善的空間,什麼時候我就是該學習接納。

問:平捨也是擇法的一種,所以不需要把平捨看成是置之不理,而將平捨跟擇法分開來?

答:其實沒有關係,就看個人如何的詮釋。一個禪修者,就是沒有什麼僵硬的思考模式。怎麼有用,怎麼把意思務實地表達,那樣就好。如果彼此都不認同對方,沒有關係,希望對方好這樣就好。不必要堅持自己的觀念,當我們得到足夠的寧靜跟快樂時,根本就不在乎那種辯贏人家的快樂。不是要故意清高,而是有了更好的食物,低等的食物就吸引不了你。

所謂的「置之不理」,是轉移注意力的意思,也是一種技巧。例如你跟一個人,可能是你的配偶、子女、父母親、朋友、室友等等的,同住在一個屋簷下。如果他(她)有很多煩擾你的事情,可是在目前的狀況,你是不得不也沒有選擇,就是無法和這個人分開。其中的一個方法,就是你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,放在這個人的好處上面。同樣地,對待身體的不舒服感,其中的一個方法是:先不要理會那個不舒服的地方,先去理會少部分舒服的地方。這是可以實驗的。

舉例來說:當心裡產生一個慈念,或是產生一個崇高的、虔誠的、宗教的信仰。想到自古以來的僧寶,走在我們前面的那些修行人。很多都是比我們經歷更大的挑戰,生活狀況是更嚴苛的。他們那麼刻苦,都可以走得出來…。想到這些的時候,胸口會有波盪,感覺情緒澎湃。可是,這個情緒澎湃是侷限在胸口,腿還是照疼啊。所以就盡量地,把覺知浸淫在澎湃洶湧的正面能量上,不要去理會疼痛的地方。當然,也不要拘泥於這個技巧,有的時候,這個技巧就是沒有用。

(朱倍賢教授開示於2014年台灣冬禪)

七覺支「念覺支」語音檔
七覺支「擇法覺支」語音檔
七覺支「精進覺支」語音檔
七覺支「喜覺支」語音檔
七覺支「輕安覺支」語音檔
七覺支「定覺支」語音檔
七覺支「捨覺支」語音檔
返回總目
文章目錄

對「七覺支」的一則回應

迴響已關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