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念住

home01

【简体

心念住的「心」(citta)有很獨特的意思,在此並非泛指所有的心。而是指「三增上學~戒、定、慧」裡的「定增上學」。有的時候「戒、定、慧」又作「戒、心、慧」,基本上「心」跟「定」有些時候是同義詞。

「心」的用法,在其他的佛教傳承裡,有的時候是指「心性」,有的時候特別指「覺觀的功能」。但是在原始佛教的經典裡,「心」這個字直接跟「鍛鍊心」有關。最常使用的就是:如何透過調整、培養一些好的特質,使得主觀的狀況變得更加理想。

所謂的「理想」,可以是更寧靜、更沒有憂悲苦惱,更沒有欲貪、瞋恚等五蓋的現象。古代的印度人在談論解脫時,講的是非常主觀的標準。這裡的「主觀」指的是:你感覺好不好?而不是像阿布拉罕等神教所說的,解脫必須要看到上帝,必須服膺宗教聖典裡所講的一些特殊的經驗。

印度當時有所謂的「沙門集團」,指的是:拋棄了社會既有的倫理、規範、階級制度等觀念,跑到野外、大自然去探索真理的人。他們探索真理的標準是:我的心有多寧靜?有多舒暢?我有多大程度能夠脫離開苦悶等不舒服的感覺?對他們而言,心就是「修心」。

當時的婆羅門教,為了回應沙門集團的挑戰而編寫了《奧義書》。它的基本理念就是:人有靈魂,因為物質、煩惱等原因,而被枷鎖拘蔽住,如何抽絲剝繭,層層剝開外在拘蔽的枷鎖,最後通達到赤裸裸的靈魂(或藉用中國的術語叫「元神」),就是婆羅門的「定學」。

佛教講的三增上學~戒、定、慧,其中「定學」的內容,基本上脫離不開:當下內心的活動是什麼狀況?如何調整或放下某一些活動,使得心能夠脫離開那一些活動所產生的束縛感。後代的佛教受到《阿毗達磨》(論典)的影響,認為「定學」就是:心攝於一處、不動;而有觀察則稱之為「慧學」。然而,在最古老的原始經典裡,「定學」跟「慧學」並沒有明顯地區隔開來。

也就是說,在修定時一邊在觀察,是什麼在束縛著心?什麼樣的活動使得心不寧靜?是什麼樣的心行使得我現在沒有快樂感?或者,快樂有受到撼動跟影響。同樣地,什麼是「慧學」?就是了解哪一些活動在造成不快樂跟不安。

佛教講的「心增上學」,跟上述所講的觀念有關。什麼是「心念住」?就是在看:是什麼東西在綁著你的心?要透過什麼樣的調整跟放下,才能夠讓心從這些條件釋放出來?佛教的解脫學,可以從心的角度,也可以從受的角度,還可以從其他的角度來講。

心念住

「心念住」特別指的是:調整心境的技巧。在調整心境的過程中,去了解苦的心境、樂的心境,是透過什麼樣的活動所造成?如何釋放這些會製造苦的活動?

心念住的四個技巧

第一、呼吸時、體驗心境。

第二、呼吸時、令心歡喜。(或令心雀躍、令心滿足、令心有能量、令心提攜等。)

第三、令心穩健或令心安定。

第四、釋放心。意思是:心本來耽著於某一種活動模式中,當心不再參與那樣的活動模式時,從中釋放出來。

第一個技巧:呼吸時、體驗心境

「心念住」的原理就是:在試著調整心、釋放心之前,必須先知道心的狀況是什麼?

例如靜坐時,先去觀察是什麼樣的東西在破壞、在壓制著安定感?是什麼東西在破壞清新的滋味?有可能是人在山上,看到山下的風景,感覺山下好繁華、好熱鬧;山上好無聊、好寂寞…,欲貪蓋生起。如果心有欲貪蓋,知道心當下是如何跟欲貪蓋攪和在一起,以及它被欲貪蓋吞噬的狀況。去看欲貪蓋給心的壓力感是什麼?那重擔的滋味是什麼?這是「知道心」。

或者沒有欲貪蓋,如實知道、感覺心脫離開飢渴。脫離開那種:帶著憧憬的眼神看著山下,渴望這一天趕快過了,可以下山去玩、去吃好吃的…等等的。那種脫離開欲貪蓋,清新、輕鬆的滋味是什麼?這叫做「了解心」。

第二、第三個技巧:呼吸時,令心歡喜、滿足;呼吸時,令心安定、穩健

「心念住」接下來的兩個技巧,可以當成是相對的技巧,就像七覺支是三個、三個相對的。一個是特別有提攜作用,另一個是特別有安撫作用。當然,必須要先知道當下的心境是什麼、心需要什麼?才知道什麼時候用提攜、什麼時候用安撫?

例如有同修覺得:當下的心境很困惑,被疑惑感所盤據。一個禪修者可以常常去練習:遇到不能解決的困惑、疑惑感時,與其把注意力放在疑惑的內容上,不如直接去觀察和解決,那個困惑的感覺。許多時候,鑽進疑惑的內容是沒完沒了的,當你這樣想時,心滿意了;可是過一會兒,新的問題又跑出來,一直一直、不斷地滋生。

如果是「有建設性」的疑惑,好比說:心念住要怎麼修?當然就可以把注意力放在疑惑的內容上,它直接跟活動,以及操作的技巧有關。佛陀說:跟操作技巧有關的疑惑,都是值得去解決、去找出答案來的。但是如果超過了活動,以及技巧操作的範圍,很多問題只是浪費時間。包括:人到底有沒有佛性?世界上有沒有上帝?事物本身是空、或是有…等等,這類形而上的問題,佛陀一概是擱置不論的。

當你有了「空或有」、「不空不有」、「亦空亦有」等見解時,佛陀說:當你有這樣的想蘊跟認知時,它造成你的身心什麼樣的結果?而不是去鑽進、探討這個活動背後,終究的本質是什麼?那只會增加迷惑。

「提攜心」跟我們之前談到的技巧,有異曲同工之處。實際上四念住的作用是:互相呼應。透過身體幫助更了解感受;也可以透過心幫助你更了解身體。若能力所及,四個念住都去修學會彼此相互增上。

好比在一開始修學觀察身體,對身體的敏感度只到一定的程度。隨著對心、對內在活動方式的了解,有助於發現:原來~身體在對應所有的境界時,都有它獨特的觸感;原來~佛教講的我執、抓取,都不是抽象、心理的東西,而是身體上很具體的觸感。

也就是說,我執發生時,在身體會有相對應的觸感,可以在身體感受到它。反之,也可以透過身體去了解心。

「令心歡喜、令心有能量、令心提攜…」,跟之前談到的體驗喜,有很多雷同之處。在此,特別是指把心境當成是對象,像黏土般、形塑它,架構起某一種狀況。透過反覆的練習,經常很善巧地從一個心境轉換到另一個心境。在這過程中就可以了解:什麼叫做「四聖諦」。一個禪修者有這樣的特質,所以不容易陷入某一種心理的模式。

大部分的人,有很慣性的心理模式,整個意義感都建立在認知的模式裡。透過禪修,常常練習很熟練地把自己從一個心境,帶到另外一個心境。從心境中跳脫出來就看到了:不過就是念頭、想法、觀念跟取角而已。何必為了意見不合就跟人家打架,把別人當成是敵人。很清楚地看到:就是那樣的感覺、那樣的活動,造成所有的現象。

「心念住」包含:可以鍛鍊自己,當遇到令你著迷的影像與角度時,可以很熟練地跳脫出來。很清楚地看到,它的美貌是很膚淺的,底下是有很多很多問題的。反過來,當看到醜陋、令你厭惡的東西時,很熟練地就讓心看到,很如實、很輕鬆地接納這樣的狀況。

常常這樣的練習,會發現心變得非常乖、很聽話。像是原本很壞、很固執、很僵化、很不聽話的小孩,在這樣的教化之下,很容易就往善的方向前進。例如現在該給心能量,一個轉念:讓心明亮吧!馬上就精神飽滿。需要安撫下來、放鬆一點,馬上躁動感就釋放了。

透過這樣的熟練、善巧,就能夠體會到,人的轉變是在一念之間、一瞬之間。聽起來好難、其實並不難。要是能夠看到當下的心境跟情緒,一定是透過某一種模式才能夠維持,只要一停止這樣的模式,馬上就質變、瓦解。

遇到有人在發脾氣,一般人會說:給他一個小時吧!一個小時後再去找他。可是,真的需要一個小時氣才會消嗎?其實,儘管發脾氣的力道(衝動感)還在,只要參與的方式改變了,在一秒鐘之內力道就瞬間轉弱了。忽然之間就釜底抽薪了,苦也是如此!常常跟心玩這樣的遊戲,就會發現:所有痛苦的產生,都是因為參與;都帶有意志的成分,當你不再跟它攪和在一起,它就瞬間變質了。

即使做不到瞬間從有到無,起碼可以做到瞬間從100分到99分,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。本來很急躁的,提醒自己:注意一下呼吸對身體的滋潤感,100分的急躁馬上就變為99分了。這就是瞬間轉變的意思。從這裡可以了解到,放下只是一念之間、是再單純不過的事情。這是第三個技巧:「安撫」。

原始佛法的智慧

心有的時候需要「安撫」,有的時候需要的是「提攜」。知道當下的心需要的是什麼,懂得調整,能夠觀察到調整後的效應,藉此讓技巧更精純化、更有效率,這叫「智慧」。我們一而再地提及:原始佛法的智慧,從來都不跟世界觀,以及玄虛的東西有關,從來都是選擇快樂、放開痛苦。這一點非常重要!

好比說,早上起床的那一瞬間提醒自己:跟清醒相處,不要跟昏鈍為伍。清醒是寶貴的,好好地珍惜、發展,可以長夜利樂自己、保護自己。世間有太多的不可靠,父母、子女…,包括信仰中的佛菩薩都不可靠。在這個有為的世間,勉強可靠的就是內心培養的這些特質。當一口氣不來,影響著你長遠幸福的是:你有多少的正知、正念、勇敢和果決力…等。然而,最終這些也是不可靠的。這些都還是無常的心行,卻也是通往解脫必要的工具。

心念住的技巧,除了提攜跟安撫,還有其他調整心的方式。就像身念住裡,觀察呼吸的長跟短,不是只注意長、短,還包括注意呼吸的深、淺,使用肌肉的部位等等,它只是用簡略的方式告訴你,有這樣的調整方法。心念住也是如此。

如何去看到,美麗的、令你著迷的相背後的東西呢?嘗試換一個角度來看。看看能不能因為角度的更換,減少內心著迷、沈滯的力量。

就像以前有位禪修的朋友,嚮往修行生活,毅然決然地放棄了高薪的工作,去到夏威夷的鄉下。過著以車為屋、公廁為澡堂的日子,成天在海灘上,靜坐、經行、打太極拳、練瑜珈術。他年輕貌美的瑜珈老師,覺得他很特別,邀他一起參加森林瑜珈天體營,活動結束什麼事也沒發生。

有朋友問他:你是怎麼面對那樣的情境?他說:並不是我覺得瑜珈老師不美麗,而是進一步地想:當我要負責任…,接下來要照顧她,我得去賺錢,得放棄現在神仙般的生活。還有,她發脾氣的樣子,現在她是對我很好,以後看我一天到晚耗在家裡、不務正業,她就埋怨…。一想到這些,覺得自己招惹不起!

然而,有的人著迷的程度更深,光是這樣取角對心行是沒有用的。要找出一個能夠幫助你,更全面地看清事物的方式,包括善用自己的五根。修不淨觀不是只有用眼根。我們以前修不淨觀,坐在馬桶旁看自己的大便,不只是看,手還要去摸、捏、抓、聞,原來~沒有咬碎的玉米是長這樣…。當然,要洗手、要講究衛生。

一般人一聽到這個,就覺得很噁心。我們每天跟這些東西住在一起都不噁心,拿在手上就覺得噁心?一發現到內心對什麼東西著迷、有迷想,針對著那個盲點,從反覆、反覆的角度,通透地看清它。

相反地,對厭惡、噁心的東西,如何用平捨心來面對它?很多人聽到我講糞便,眉頭就皺起來~「身行」,身體在對影像、記憶起反應。留意到這一點,換一種方式來面對腦海中的記憶跟情境。不是要對大便無動於衷,而是去調整。光是去分別什麼是多餘的用力,什麼是沒有必要的苦,就會學到很多。

「提攜心、安撫心」的最終目的,是要讓心不斷、不斷地,從它依附的東西超越出來(心念住的最後一階)。每個人的心,在沒有經驗涅槃之前,一定有個落腳之處~「我、我的」。這是人家碰不得的,自我感的落腳之處若被觸及、被挑戰,會很不舒服的。

落腳之處還包括:宗教信仰、對個人成就的得意等等。朋友們抓住你的性格,講話就順著你的所好,知道你哪個部分碰不得、哪個部分去逢迎,你就認為那是你的好朋友,世俗人就是如此。

初果聖者跟四果阿羅漢的差異性

心的落腳處若在初禪,很輕鬆、愉快、很有飽足感,熟練之後,一整天都在裡面也不會疲勞、厭倦。要超越初禪,就要看到初禪也是無常、用力的狀態,心裡面保持距離。光是保持距離,參與的程度就不一樣了。

初果的聖人跟四果阿羅漢,兩者都看到:自我感是透過活動產生的,不管是任何種類的自我感都是危險的,終究是不可依靠的。對任何一種的自我感,都有一種警覺,都保持距離。

但是初果的人,有十分之一的心是放在自我感裡面,一隻腳還在那裡進進出出。因為還有這樣的參與程度,所以還有一個程度的苦。不像阿羅漢,所有要依靠的衝動、需要,完全都淨化了。面對所有的「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」所產生出來的現象,不再會有盤據的反應,不會產生任何參與的需求。

不用覺得這樣的境界太高、做不到,任何程度的釋放心,都叫「釋放心」。包括平常走路時,發現自己匆匆忙忙的,就可以調整。釋放開匆忙、衝動,讓自己更和緩,把心從匆忙中釋放出來,就在修「釋放心」。

再怎麼忙,記得在日常生活中,常常提醒自己:做這個非常好!

M&M」禪修法

我有位亦師亦友的老師~羅侯羅比丘,教在家人的禪修方法叫“M&M”。他的“M&M”是:“a minute of meditation;a moment of meditation”;一分鐘禪修法、片刻禪修法。在日常生活中,講話、做事、走路…,一想到就可利用一分鐘,乃至五秒鐘的時間禪修,暫時放下眼前的事。

【心念住靜坐練習】

把注意力從複雜的思慮,帶到當下的心境,留意一下,感知到什麼?心的狀況如何?就如同人家問你:“How are you?”你好嗎?你怎麼知道的?就是這樣子!

心如果有對欲樂的飢渴,知道心有對欲樂的飢渴;

沒有對欲樂的飢渴,就知道心是從飢渴感中釋放出來,是自由的狀態。

如果不耐煩、瞋忿、不諒解;或者是,沒有那樣的狀況。

躁動不安、坐立不安、散亂;或者是沒有那些狀況的輕鬆與清新。

有昏鈍、無聊、欠缺能量;或者是沒有這樣的狀況。

猶豫不決或是沒有猶豫不決;果敢、認真、just do it,這樣的態度。

心是遼闊還是狹窄?心是感覺高昂還是低沉?有樂趣還是沒有樂趣?

心是安定還是不安定?若是安定,安定到什麼程度?

若是不安定,不安定到什麼程度?

這是瞬息萬變的,繼續看,不必急著下結論。

繼續看:當下的,正在進行中的心境。

如果覺得以上太複雜了,可以很簡單地去留意,當下有多少的坐立不安?

光是留意這一點就好。

沒有坐立不安,去看多大程度的沒有坐立不安?

去品味沒有坐立不安的滋味是什麼?

去品味坐立不安的滋味是什麼?

好好學習跟心相處,非常熟悉、深入地去體會它。

這就是你認為的自我?這就是你認為的家?一定要把它看清楚。

這就是你所有的「在乎、不在乎;要、不要」的立基之處?

看看當下的心,需要做什麼樣的調整?

是欠缺能量,還是能量過剩?

當下的心境中,哪一種活動是最大的負擔?針對這些問題來做調整。

最簡單的調整方法,就是透過呼吸。

如果心處在沉悶的狀態,刻意地去感受呼吸讓身體充滿能量;

非常周遍、深入地在滋潤著每一個細胞。

正面的能量貫注到細胞裡,每一個細胞都在微微地顫抖著。

感受得到一連串,酥麻、流動的觸感。

如果當下的心是能量過剩的,就採取安撫自心的方法;

把心刻意地從不理想的狀況,調整到比較通暢、光亮、省力、清醒的狀況。

一個簡單的技巧就是:

呼吸時,特別去留意每一口氣息,是如何在緩解內在的壓力?

如何在消化、瓦解身體內在背負的負擔感?

每一口氣,都是負擔感的被瓦解。

也可以透過一些特別的想:

想像慈母的手安撫著自己;想像自己的手在安撫著自己;

很溫柔地跟自己說:乖!聽話、不用急,耐心一點、放鬆一點…。

除了這樣想之外,很具體地去感覺,心境上、觸感上有什麼樣的變化。

不是只是空想,而是從頭到尾,具體地將注意力建基在觸感上。

看看心是否漸漸地被誘導到,比較平衡、比較好的,跟禪那相應的心境。

在細微處、小心謹慎地,讓心處在最佳狀況,精神飽滿、警醒力高亢。

同時也是安適、寧靜、穩健、充滿能量的,可以跟煩惱打持久戰。

誰怕誰!?你會耗,我比你更會耗!

心念住第四個技巧:釋放心

所有四念住的最後一階,都可以跟平捨心一起修。這是一個技巧。

不管眼前面對的,是什麼樣的心境?

可能是好的心境、不好的心境;可能是令人滿意的心境、不滿意的心境。

無法改善的狀況,要學會平靜地跟它相處,允許它發生。

不迎不拒,沒有刻意要讓該境界消失,只是允許它發生。

在生的該處就滅掉,讓它自生自滅,什麼都不用做。

只是檢驗:如何更放鬆地,跟不同種心境相處?

透過平捨心來釋放,不是跟境界糾纏在一起,而是很清涼地放開來。

允許這些境界,不斷地消逝、瓦解。

這裡面沒有百分之百正確的作法,不要有壓力,不用擔心自己做得不好。

只要是嘗試著用正知正念,讓心能夠從之前的頑固、黏著中鬆脫,

就是在往正確的方向努力了。

如果人不舒服,不要憋著氣,不要忘了,你是需要呼吸的。

允許呼跟吸做為滋潤的力量,貫穿你的練習。

吸氣中,學習接納、釋放;吐氣中、學習接納、釋放。

吸氣中,去實驗、如何降低自己黏著的程度;

吐氣中,去體驗、實驗,如何降低糾纏;

如何更乾淨地跟境界相處?

如何讓已經發生的,更徹底地穿透?

在穿透的過程,有沒有多餘的力氣,在阻隔、想保留、想推開?

很乾淨、很通徹地穿透它。允許它的來跟去。

可以專注在目前最需要的技巧上,也可以自由地,在四個技巧之中遊走。

看什麼樣的專注、遊走的方式,更有助於安定、寧靜、舒暢?

不要忘失了功課,保持正念。

記得:工作的對象是心,儘量精準地,針對這個對象做功課。

可以去留意一下,目前最障礙心的,是什麼?

好比說,有的人可能第一次靜坐這麼長,感覺到不耐煩、坐立不安。

看看如何來調整這個不耐煩跟坐立不安?

如何讓心從不耐煩的狀況中釋放出來?

記得釋放心的動作,是現在進行式。

不要覺得夠了,已經釋放了,接下來沒事做了。

繼續!不斷有新的境界又產生,繼續地觀察,心能否放下這個新的境界?

如何像一面鏡子般,清楚地反應、照耀著現象?

鏡子本身,不採取任何迎拒的動作,沒有想讓某些境界多留,或者早一點離開。

如果出現恍神、發呆的現象,記得那些提攜的動作,讓心從中釋放。

如何讓覺知更光亮、鬥志更高昂、態度更誠懇?讓注意力、精進力更持續?

需要正面、充沛的能量來提攜心,隨時隨地知道對應、放下。

做一個「聰明人」,知道如何對應,不要儍儍地、機械性地重覆著一種專注的方法。如何讓心更平衡、更穩健?即使現在做得忙手忙腳,沒有關係;隨著熟練,心會愈來愈穩健、聽話。相信你的努力不會白費,耐心、紮實地去做!

如何保持著光明、耀眼的覺知?

同時去調整:要保持光明、耀眼的覺知,需要那麼用力嗎?

還有沒有調整的空間?

如何讓光明、耀眼的覺知不出現縫隙、漏洞,而是非常的強壯、周密?

(朱倍賢教授開示於2014年台灣冬禪)

心念住語音檔
心念住靜坐引導語音檔
返回總目
文章目錄

對「心念住」的一則回應

迴響已關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