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念住

home01

【简体版】

四念住的每一個念住,都是一個完整的解脫系統,都能夠幫助我們:透過觀察、架構、釋放經驗的某一個部分,而達到解脫。

為什麼說「受念住」是一個完整的解脫系統?

佛陀說,他所教導的解脫法,叫做「諸行漸次止息」。從粗糙的參與,到比較高明的參與,到比較稀薄的參與,到心不需要再依附任何東西。不需要透過依靠、抓取、變成等等的方式來獲得快感,那就是「涅槃」的境界。它是一層一層,漸漸上去的。

一般人心行活動的狀態,是跟世間貪憂有關連的。想到自己、自己的小孩、配偶…,很多的不安、算計,是很粗糙的心行,花很大的力氣、很累的參與方式。取而代之、比較高明一點的~「慈心」,不在乎人家是否對我好,我只是由衷地對人好。光是這個「由衷的對人好」,又放下一個程度的擔子了。當下就得到一個回饋,馬上就感覺比較舒服,心是比較開的。

習慣性地運用「慈」這樣的功能,將會影響到日常生活中,心應對境界的方式,比較容易是輕柔、祥和、從容的;比較少與貪憂相關的算計。

原始佛法裡,「慈心」還不是最高的,不同於後來大乘佛教所主張的:有慈悲才是大乘。相反的,慈心是比較低的,它是人天道,會幫助你更好、有更大的幸福,但還有更高的,例如「捨心」。

經典裡有具體的比喻:抱著「慈」的心境對人好,這是美好的,但它是耗力氣的。「慈」的感覺,一定是要透過某一種比較複雜的心行才能夠維持。好比說你對世間的詮釋法,當下你要感覺到沒有被威脅,人受到威脅時,是無法有慈心的感覺的。

「慈心」是:我可以放心地打開自己、分享。但是只要詮釋、境界或心行改變了,不再能夠感覺到不受威脅時,慈心就變質、無法被延續下去。要維持慈心,就像要維持坐姿,維持手的姿勢一樣,需要念以繼念的動機跟意圖。

「捨心」是更省力的活動方式,它只是接納、了解裡面有沒有多餘的反應。捨心是否是最高的?後代佛教講:不思善、不思惡,或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…,認為捨心應該是最高的。但是原始佛法講:平捨心裡面還是有依附、有動作,還是輪迴。要到更高,還要發現到平捨心裡面的動作。

「受念住」的原則跟技巧,就是:透過不同的動作,製造出不同程度的喜跟樂。動作愈精細,喜跟樂就愈精細、滿足感愈高。以更高的快樂取代更低的快樂,一路前進。觀察力愈精細,會發現到更深細的、跟苦相關連的動作。所以能夠更大程度地放下、離開苦,取得更大程度的輕鬆、自由、滿足感。

利根或者有良好資訊者,一開頭就有可能見證到出世間法。也有很多人是帶到極致、最高點,在極致中繼續看,還有什麼進步的空間?他會看到:只要還需要「吃」喜跟樂,就還有苦跟動盪不安;只要還需要「製造」,就是有為法。

有為法不是大乘佛法所講的:事物是條件組合的。原始的佛陀教育,談的統統是技巧,都是務實的。每一句話都離不開行為模式,都不是為哲學而哲學,而是為了可以做什麼?該做什麼?

受念住

所謂的「受」特別指的是:在每一個經驗發生的那一瞬間,包括眼睛看到色,身體觸碰到觸感,甚至腦海中出現的念頭。念頭跟覺知接觸的那一瞬間,有一個感受:樂的感受、苦的感受或者中性的感受。換句話說: 舒適的、不舒適的,或者是介於兩者之間的。

為什麼觀察這樣的「受」那麼的重要?

基本上,我們內心活動的模式,是針對著受在做反應。觀察內心活動的方式,在面對舒適的觸感時,心的慣性就是滯留其中。會停駐、渴望,期待更多或多待一會兒,跟它互動的模式,隱隱約約就是有抓的成分在裡面。對於不舒服的感覺,心一般的反應模式就是:逃避、抵抗、推開…。面對中性的感覺,心一般的反應模式,可能是無動於衷、無聊或是昏沈等等的。

如果能夠更通透地看到,不同的感受帶給身心的衝擊。把觀察內心採取的反應模式的功課,深化到一個地步,自然而然就能夠了解,所有的痛苦發生的原因。自然而然就能夠了解,所有行為模式背後,推逼的力量是什麼?如何不受推逼?

受念住的四個技巧

第一、呼吸之間感受喜。

第二、呼吸之間感受樂。

第三、觀察心行。

第四、令心行休息、祥和。

再次提醒大家:「心行」(citta-sankhāra),指的是心理活動。好比說有人問你:現在感覺如何?現在感覺愉快、感覺無聊;覺得精神很好、覺得想睡覺、覺得很專心…等等。當有人這樣問時,去留意到內心是什麼樣的活動,在架構、在影響著現在內心的狀態,那就叫做「心行」。

我們不厭其煩,不斷地重覆「身行、心行」,因為這些是非常重要的觀念。

什麼叫「身行」?為什麼當下的坐姿有這樣獨特的觸感?因為內在有些活動,包括呼吸的方法、使用肌肉的模式,與地心引力隱隱約約在抗衡的拉扯。這些動作在影響著、在製造出當下坐姿的感覺,這叫「身行」。

「心行」就是:那些架構起、影響著、製造出當下內心狀態的活動方式。

第一、     第二個技巧:呼吸之間感受喜、感受樂

「受念住」前兩個技巧是感受喜、感受樂,為什麼這麼特別?這裡面的邏輯是什麼?受的範圍有苦痛、不舒服,可是佛陀教的禪法,特別強調:要培養對於健康的喜跟樂的敏感度,這一點非常重要。大部分南傳的禪觀教導的是修直觀,根據佛經的講法,那不是有效率的方法。最舒適、簡易,最有效率、最有能量的做法是:在學習建立更舒暢、更健康的身心環境的過程中,了解活動跟苦之間的關連。

世俗的人也都在追求快樂,可是在追求的過程,沒有足夠的能力去觀察:活動跟喜、樂之間的關連性在什麼地方。更重要的是:沒有能力觀察到所有動作的無常,以及需要耗力的極限性。因而對動作產生出出離心,不依附任何的動作,就連對善巧的動作,內心都有一份超然、不依附的空間: 這是修受念住來通達出世間法的關鍵。

如何體驗喜、體驗樂?

佛陀提供了非常多的工具,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探索。如果已知的幾個技巧用不上手,請不要吝於發問。懂得發問,是為了自己的長夜安樂而在探尋,這是好的學習方法,這樣的人是有品德的人。

一個很簡單的體驗喜跟樂的技巧:特別去留意,呼跟吸是如何讓人有一種提昇、心量開闊的感覺。這一點都不玄,可以從很基礎、很簡單的地方做起。例如,有時人在苦悶或是在一個地方久坐、悶了,會「唉~」。光是這樣的「唉~」,就是一個減苦的動作,就是嘗試著要舒緩內心的壓力感。在動作的過程中,看到苦悶的減緩,裡面就有喜跟樂。

佛教講的喜跟樂有深、有淺,可以從許多不同的角度去下手、去體會。光是能夠體會到,當下的每一個呼、每一個吸,可以讓精神更加明亮,知覺度更加敏感,那就叫做「喜」。好比說,刻意帶著慈心~一種友善的態度來靜坐。也就是說,面對境界的方法,刻意帶著一種友善、微笑、同情、了解、接納…等正面的意向。

在面對身體的不舒服感時,也可以很幽默地,喔~、就是這麼一回事!你是有足夠的心量來包容它,那只是大自然的現象而已。你不會因此而著惱或自責,而是很有耐心地:看看我是怎麼跟境界相處!正面、積極地從中了解,心如何對不舒適感起反應的模式。例如:真好、疼痛又來光臨了,又是個學習的機會!

這不是為了要有學習的機會,故意讓自己痛。有舒服的經驗產生、真好,又一個學習的機會,可以觀察內心怎麼跟舒服感互動。有苦痛的經驗產生、真好,有這樣的苦痛的經驗,當下是清醒的,是有意願要學習的。用歡欣的態度去面對當下的經驗,就是一種慈心。

「喜」的巴利文“pīti ”,它可以從細微處獲得,重點不是要得到多大的喜。把目標放在要製造出很大、很特別的喜,就很容易有挫折感、壓力感。很容易產生自己修行很爛、很沒有用…等的思維。不管多麼微薄、看似平凡的舒暢,都能夠珍惜、品味,很由衷地浸淫其中。在原始佛法裡,快樂的觀念就像是肌肉,愈用它、它就愈發達。世間的慣性也是如此,透過重覆地練習,而變得開始懂得欣賞它。

就像小孩子第一次坐雲霄飛車,可能很害怕、很緊張。對他而言,那可能是很不舒服的經驗,因為他一邊坐一邊聯想到很可怕的事情。若是多幾次帶他,每一次都笑開懷地給他看,一邊跟他開玩笑說:yeh真棒!我們要渡假囉!他在接觸雲霄飛車時的身行跟心行,是比較放鬆、開放、接納的,他就容易去做正面的聯想。他比較容易採用歡欣、開放的方式,來迎接這個經驗。人在這樣的狀況之中,就會容易喜歡這個經驗。

回憶起過去,你為什麼開始對煮菜、爬山、種菜…等活動產生興趣?就是因為某一種接納經驗的方式,開始產生出樂趣~樂的受。慢慢的,把樂受跟活動連結在一起,興趣就是這樣培養的。我們在這個地方,要培養對喜跟樂的敏感度。培養更高級的嗜好,要先學會高級的嗜好,之後才有能力做更高的功夫,學會就連對喜跟樂都不依附。

但是在這過程中,一定要非常慷慨、大方地讓自己充滿喜樂。盡情、盡量地浸淫在更高等的喜樂中。佛陀說:跟欲以及五蓋無關的樂,不要害怕它、不要排斥它。而是要歡迎它、充分地開展它。

喜跟樂的差異

一個很簡單的方法,分別喜跟樂的差異:可以用一種很傳神的、巴利文的發音,唸出喜跟樂的特質。“pīti ”唸成“pīti~pīti~”(音調上揚),有一種振奮、提神的特質;“sukha”唸成“su~kha~”(音調沉穩),有一種爽快、深度滿足感的特質。

不需要刻意地、百分之百分清楚喜跟樂,而是用自己的方式,很由衷、詳盡地,去體會不同種喜樂的成就方式。這樣就好、這樣就是對的。

第三個技巧:觀察心行

「觀察心行」,在此處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意涵,是指:你是透過什麼活動,在製造、在保持著喜跟樂的感覺?也就是說,你現在為什麼會喜?因為你刻意地用某一種精神狀況,在面對當下;你刻意地用某一個角度,在品味當下。觀察那些,在產生、在維持著喜跟樂的感覺的活動,在這個地方觀察心行,看內心對當下舒適感的反應模式是什麼。

有可能是體驗到“sukha”,那個主觀的呈現是不一樣的。有的時候想蘊呈現的反應模式,好像是貓咪,到處繞一繞、靠一靠,找尋舒服的地方。找到它感覺夠舒服的位置,不是一股腦就躺下來,還要這搓搓、那磨磨,確定夠舒適了,才臥躺下來。心也是如此,在面對舒暢的感覺時,也是跟舒暢感互動著,這就是「觀察心行」。

如果沒有禪修的基礎,靜坐時不知道如何培養喜樂,甚至有可能坐立不安,觀察心行時,可以去留意坐立不安的用力感。坐立不安不是被動地發生在你身上,而是你必須去參與的。要花力氣才能夠坐立不安、才能夠製造出念頭、讓腦筋亂哄哄。去留意、感覺,這是一個使力、用力、衝動…。

第四個技巧:令心行祥和、令心行休息

整個佛教的解脫心法,就是:放下造成負擔的活動方式,慢慢去調、調…,同樣是可深可淺。

好比說,我今天要讓自己歡喜、讓心打開來,其中的一個方法就是:透過正面的想事情。每一次只要想到:我的老師們;我所屬於的傳承,是尊貴、光明、耀眼的;每一位祖師爺,都是內心徹底離垢的大成就者。要有足夠的福報,才能夠接近這樣的人,才能夠看到~原來人是可以清淨,原來心是可以無瑕的。只要想到這一點,就覺得自己何其幸運,居然有這樣的根器,能夠被這些老師們當作是學生,這樣子的教導。

當你這樣想,心就會得到鼓舞,感覺到身心充滿正面的能量。可是,這樣的技巧是否還有調整的空間?當然有!這樣子想,頭一分鐘精神飽滿、很有鬥志;想三分鐘力道就開始減弱了;想五分鐘有點累了、厭煩了。所有的動作都有這樣的特質。

佛教講的架構法,是因為意志在維持,意志需要用力,所以沒有辦法無止盡地延續下去。任何種的執著、自我感都是如此。看到這一點,自然就離了,不想再這樣下去。有更輕鬆的靜坐方法,不必要憶念我的老師,而是更單純地跟當下相處,那是更節省能源的安住之道。這就是一種「心行休息」的具體例子。

如果覺得這個例子,無法銜接平日靜坐的方法,還有呼吸的方法。光是呼吸就可以體驗到喜樂。在呼吸裡,調整呼吸製造出喜樂的方式,能否更省力?去揣摩如何是更有效率的呼吸方法?好比說一開始時,吸氣、吸進氣流,精神為之光亮~喜。每一次吐氣感覺舒暢,感覺體內的負擔、憂惱隨著氣流瓦解掉。

透過探索、觀察,發現:我真的需要這樣子,才能夠製造出喜樂嗎?能不能連這樣的力氣都不要花?就只是坐在這裡,全身近乎無力地,允許氣流從毛細孔進~出~。如果覺得這樣還太深,怎麼樣可以是更輕鬆、更省力的呼吸法?

隨著更省力、更輕鬆,發現喜跟樂變得更深邃、更滿足了。即使喜跟樂消失了,都沒有關係,接下來的寧靜是更深邃的休息、更大的樂,那是另外一種樂。

就從這樣的角度,去修學受念住。

【受念住靜坐練習】

靜坐之前,先拉拉筋、做幾個深呼吸。

在做暖身運動的同時,把心從世間、複雜的,擔憂、不足的狀況,帶回到當前簡單的觸感:肌肉的使用,呼吸貫注、充遍身體的每一個角落。

覺得剛才講的技巧都聽不太懂,就算整個靜坐的過程,都在調整坐姿,那也都很好。去觀察:坐在這個地方,在呼吸的身體,當下具體的感覺。

透過這樣的觸感的觀察,去調整坐姿。

記得我們之前提到的,腰椎自然的幅度。

什麼樣的坐姿,允許呼吸的波浪,更無礙地擴展到身體不同的角落?

可以同時進行第一跟第二階,在呼吸之中,探索、品嘗不同種程度的喜跟樂。

可以是非常簡單的,把複雜的心簡化、帶到當前的觸感來;

然後,安住於正在放鬆中的身體。

光是這樣做,你可能已經感覺到,身體內在的酥麻感。

可能感覺得到,當心如此地安住、休息,內在的細胞就活絡了起來。

甚至可以透過一個轉念、一個思考的角度:何其有幸啊!

跟一群認真追尋佛法的朋友們,在一個屋簷下,彼此祝福、相互支援。

在這樣的環境下用功,如此的感激、知足!

光是這樣子,就感覺到心窩打開來了。

也可以用慈心伴隨著呼吸,每一口氣的吸進跟吐出,都是善意的展現:對世間的祝福、對自己的祝福。由衷地希望自己好、希望這個世間好。

或者只是觀察,氣流跟身體摩擦的部位,不只是鼻根、鼻腔、氣管;

去留意當下,很多正在流竄的能量,跟身體摩擦那瞬間,那火花出現的滋味。

每一口吸、每一口呼,好像在身體內在推拿、按摩、擠壓。

那擠壓是舒服的,讓內在的循環更通暢;相對於擠壓的,是舒緩跟釋放。

在擠壓跟釋放之間,去品味提神跟安適的滋味。

告訴自己:這是好的!

愈熟悉、愈練習,鍛鍊起這樣的肌肉,修行就會強而有力。

即使覺得自己做得不好,也不要氣餒、不耐煩。

要知道,不耐煩跟氣餒是喜跟樂的殺手。

重點不在於自己做得多好,

而在於:繼續保持柔軟的態度,耐心、恆心,重新開始。

隨時去體會,很有耐心的那一剎那,就有喜樂。

進而探索,光是有恆心,願意重新開始;

那種篤定感、紮實感、踏實感,就有喜樂在裡面。

到處都有喜樂,只是看你能不能去發現、去品味?

鳥叫聲發生的那一瞬間,就有喜樂;

鳥叫聲消失的那一瞬間,就有喜樂。

呼吸正在進行的時候有喜樂;

呼吸在休息的時候有喜樂。

假如喜歡這樣的技巧,可以專心的、繼續做這樣的技巧。

如果不喜歡、使不上力,就換技巧、調整技巧。

或者,接下來實驗第三個階梯~觀察心行。

去留意:心現在在做什麼?

假如是正確的在用功,心就是:

正在品嘗喜樂中,正在透過某一個角度,在發覺喜樂中。

正在品嘗喜樂、浸淫喜樂,正在跟喜樂互動,正在跟喜樂做太極推手中…。

心現在在做什麼呢?

不必做到百分之百的好,不必設立不切實際的目標。

只要有在嘗試著了解心的動作,就是正確的用功了。

不用擔心了解得多深入,每一個腳步,都只是紮實的,依目前能力所及的去進行。這樣就對了,這樣就是好的!

可以一邊觀察,一邊進入第四個技巧,它都是建立在前面的基礎上。

但是,不用那麼複雜,而是更省力地跟喜樂相處。

好比說心打開來、身體舒適了,需要很用力地滯留在其中嗎?

還是很放鬆地允許舒適的感覺生起跟消滅?

不要拖泥帶水,跟它們不斷地拉扯。

好比說真的需要那麼飢渴、迫不及待地把那一口氣吞下嗎?

還是可以更充遍、更從容、更徐然地讓這股充沛的能量,滋潤身體不同的部位?

佛經裡說,最省力的心行是「平捨」。

就是覺知到現象的生起跟消滅,內心沒有多餘的反應。

沒有想要跑過去歡迎它、擁抱它、保留它;也沒有想要排斥它、趕跑它。

只是很放鬆、很省力地面對喜樂跟寧靜。

什麼是更省力地跟喜樂相處的方法?

在四個技巧裡,覺得哪一個特別容易上手,是眼前的心特別需要的,可以專心地做那個技巧。或者,可以自由地遊走,去探索這幾個技巧之間,如何相輔相成?

如果禪坐比較困難的朋友們,可以去留意:

心是如何跟不舒服在掙扎?

如何調柔用力的部分?

放下、減低對不舒服感的抵抗,去看到抵抗、排斥本身就是壓力、用力。

當抵抗、排斥減低了,壓力就減少了。

去體會什麼叫做「允許」不舒服的發生。

(朱倍賢教授開示於2014年台灣冬禪)

受念住語音檔
受念住靜坐引導語音檔
受念住問答語音檔
返回總目
文章目錄

對「受念住」的一則回應

迴響已關閉。